APP下载

智慧教学平台助力疫情时期国际中文教育

2020-10-21郑淞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6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疫情

郑淞允

摘 要:为积极响应大疫情下教育部“不停学”“互联网+”“智能+”学习的倡议,本文透过疫情重新审视国际中文教育的特殊性,并提出在此期间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做到“不停学”的实用方法,最后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为国际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疫情;智慧教学平台;国际中文教育;机遇与挑战

面对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倡议大学生做“修行者”,“在网络资源平台上自主专业学习和自我提升,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5月14日,教育部召开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情况发布会,表示“我们再也不可能退回到疫情发生前的教学状态,因为融入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汉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也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从迷茫到线上常态化教学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重新审视国际中文教育的复杂性,发现智慧教学平台的实用性,思考专业发展的可能性。

一、应对挑战,再认识特殊性学情

首先,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对象特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华留学生国别差异大,学生总数大,二是学情复杂。国际中文教育学生总数大本是形成大规模全媒体线上教学的有利因素,可以节约教学资源,使教学进度保持相对统一。但是,留学生学情的复杂性却使这一有利条件转变成实际教学层面的挑战。此外,各校使用教材不统一,教学进度不一致,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甚至在同校、校际层面,各个学生的差异也比较大;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和学生管理很难找到适当标准。加之,留学生对于知识的筛选和辨别能力受语言因素制约不如母语,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并不适合“全媒体异位散布式学习”(祝智庭,彭红超,2020),只能走“共位”的路子。

其次,教学性质特殊。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重要的不仅是依靠全媒体进行知识的简单讲解,更重要的是技能的训练乃至获得。同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要遵循语言习得的相关规律。第二语言教学在讲究教学策略,贯彻精讲多练、贴近学生生活等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最后,教学形式影响教师判断。全媒体学习生态下,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渠道变得狭窄,即便老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情,但与实际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差,也就是说,距离使老师缺乏或失去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很难有的放矢地以最经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或帮学生解决知识性问题。

二、精准施策,探索智慧教学平台

第一,以学校专业班级为单位,以语言技能课课型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智慧教学平台。首先,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选择智慧教学平台进行“线上共位散布学习”。疫情尚未结束,国际人员流动会加大感染风险,“共位”学习条件不能实现,所以选择智慧平台进行“线上共位”“实体散布”的“线上共位散布式学习”,以弥补全媒体对于留学生线上学习的弊端。其次,以本校专业为单位,将数量庞大的留学生整体化整为零,不仅可以缓解服务器压力,而且可以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再次,以课型为划分标准,将同专业同课型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合适的智慧平台下进行授课,实现师生纵向联系。而且同科教师集中在一个教学平台上,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实现资源、技术共享,实现师资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线上学习体验。最后,实现学生集团化管理。一个学生身处两个集团,第一集团以班级单位建立微信或QQ群,由班委管理,实现信息发布功能;第二集团以课型为单位建立平台群,由同科教师管理,实现知识传授功能。

第二,依据平台特征制定合理、高效的考勤、反馈、评估机制。语言教学要考虑精讲多练,讲、练都需要及时反馈。智慧教学平台的多端优势可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习题讲练部分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呈现,充分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平台还可将线上课程自动分解为以每页课件为颗粒度的微课程,供学生复习使用。在评估和考勤方面,课上教师通过智慧平台推送问题,进行在线考勤抽查,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线上互评,以巩固教学效果。

第三,精选现有资源,形成个性化复习、自学资料包。受限于线上教学的教学形式,课堂管理功能弱化,从而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判断。智慧教学平台的面对面线上互动虽然可以实现部分功能,但对教师组织教学而言,仍存在不小的阻碍。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课上表现,选取现有资源中具有针对性的部分制成资料包供小组或个人学习使用。并推行课下线上小组学习,增强合作学习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抓住机遇,促进专业跨越式发展

其一,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产业化发展。“智慧教学平台的产生本就是为应对以教师、教材和教法为核心内容的‘三教问题中的供需不平衡而产生的”(郝瑜鑫,吳辰禧,2018)。但之前囿于语言教学形式,大多采取面授,智慧教学平台仅作为一种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存在,始终未形成规模,一定也程度上阻碍了国际中文教育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道路。而在疫情面前,为做到因地制宜地“不停学”,我们选择智慧教学平台助力国际中文教育。这也为其提供了一次“翻身”的机会,在实战中搜集可观的“临床数据”,为智慧教学平台的自我完善、更新提供依据,并根据实际需要,为用户开发更便捷的工具,助力国际中文教育走向产业化之路。

其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智能发展,满足社会需求。2019年12月8日至9日在长沙召开的“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会议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便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社会需求”。在当前形势下,将智慧教学平台应用于实战,依托平台组织虚拟社团教学,处理教学事务,为国际中文教育服务社会需求提供思路,形成以平台为依托的师生联动模式,国内国外两手抓,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学习需求。在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以期掀起新一轮的“汉语热”。

其三,整合现有资源,搭建中文教学资源库。自对外汉语或汉语国际教育或国际中文教育开展伊始至今,成果丰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在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建设方面,仍处于薄弱阶段。经过智慧教学平台的大规模实战,将会催生出一批面向留学生的国际中文教育公共精品课和语言技能精品课,有利于形成一站式资源库。同时,教师在为学生制作个性化学习包时也应增强建库意识,以备形成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助式辅助资源选取库。这些资源都是智慧平台实际运行的强大物质保障。

最后,大疫情时期“上学难,开课难”等问题,开阔了我们解决实际难题的思路,促进了我们对于专业发展的思考。从教者应将其视为一种机遇,在解决眼下问题的同时,审视过去,放眼未来,种好试验田,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郝瑜鑫,吴辰禧.智慧教学平台助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8-07(003).

[2]邵滨,周之畅.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中孔子学院的创新[N].语言文字报,2019-12-25(002).

[3]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6.

★ (本文系“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浪潮下保险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