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人文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21刘娇娇陈斌
刘娇娇 陈斌
摘 要: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1]。同时,教材案例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使用乡土地理资源案例教学,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课堂当中。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活动积极探究地理问题,动手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2]。本文以雄州人文地理资源为例,说明乡土地理资源与教学课程的紧密结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应用;雄州
一、雄州区域地理特征
雄州位于116°E,39°N,占地面积69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该区位于雄安新区东部,处于京津保三角核心区,交通便利。雄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地处冀中平原,西南侧紧邻“华北明珠”白洋淀,自然资源丰富。雄州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文历史浓厚且丰富悠远,因此该地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乡土地理资源。
2017 年 4 月,河北雄安新区正式成立,雄安新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个全国意义的新区[3],位于京、津、冀的腹地,易接受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经济文化的辐射和熏陶,并形成了以北京为顶点、以京广、京津两条轴线为两翼的等边三角形,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座千秋之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使命担当,雄州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二、雄州人文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雄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在应用本区域人文地理资源时选择了较典型的内容,并不断变化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1.城市区位分析教学设计
雄州西望太行,东连渤海,南扼中原,北卫京师,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座落在白洋淀边,官路纵穿,九河横流,阡陌交错,碧水涟漪,自古有“京南畿辅”之美誉[4]。而现在的雄州,作为雄安新区重要部分,其规划建设不仅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还可以进一步缓解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未来发展方向是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市[5]。
在学习湘教版高中地理城市与环境时,探讨分析城市兴起、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以及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等可以雄州为例。这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思想方法。我們结合历史相关资料设置了“唐武德年间归义县的发展”“宋辽边关——瓦桥关(古雄州)”的兴衰,以及当下为什么要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发展对北京有什么影响,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方向等涉及城市区位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答疑,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区域产业活动
高中地理必修 2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节是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学习此章节时,可引入雄州工业发展材料:
雄州的工业以化工、塑料制品为主。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等雄州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包装印刷行业的年产值近10 亿元,雄州因此被誉为“中国北方塑料包装生产园区”[6]。然而,塑料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也产生空气等污染,随着新区的设立,未来雄州的发展方向是金融、旅游、高科技等发展,污染企业的停工与迁移是正在面临的问题,雄州的产业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7]。因此雄州塑料厂的兴起,对环境的影响。在雄州新区设立后,雄州工业面临产业升级与产业迁移的区位因素。
探究工业区位因素,集聚效益,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产业升级与产业迁移的相关内容。
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选做题旅游地理。对于高考旅游地理的课堂讲解,可以将雄州的乡土人文地理资源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设置旅游地理教学资源试题。如:雄州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发现人类活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以“燕赵文化”为背景的民族融合文化;以“雁翎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白洋淀为核心的水乡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及地特有的苇编文化等,这些都是雄州地区内丰富灿烂的文化支柱和精神财富。例如:雄州古乐起源于宋元时代,兴盛于明清时期,与宫廷音乐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是民间鼓吹乐之北乐支系;雄州的宋辽木栈道有 “水下长城”的美誉,并作为“最长古战道”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可以设计乡土地理教学资源试题,例如,雄州北距北京五环100公里,东距天津外环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众多高速铁路通过,交通便利。同时紧邻“华北明珠”白洋淀以及众多的温泉等自然景观。在授课时设置问题,请学生分析雄州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对旅游资源开发献计献策。
选取合适的教材运用于教学课堂中是新课程教学改革重要的理念之一,由此可见,将乡土素材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重要的途径之一。乡土资源的利用可以完善教师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云霞.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67-168.
[2]王菊芳.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高中教学的有效结合[J]. 陕西教育:教育,2016(5):40-4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N].人民日报,2017-04-02(1).
[4]赵云耕. 雄安新区历史沿革与区位优势探析[J]. 保定学院学报,2017(5).
[5]《经济与管理》编辑部. 雄安新区战略发展的路径选择——"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及政策"高端论坛专家发言摘编(下)[J]. 经济与管理(4).
[6]“风口”上的雄安——聚焦收益化企&制造业转移[J]. 环球聚氨酯,2017(04):52-63.
[7]覃毅. 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功能定位与转型升级[J]. 改革,299(01):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