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观,群,怨”说在动画电影《哪吒》中的巧妙运用

2020-10-21徐曼

锦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哪吒

徐曼

摘 要:2019 年暑期档上映的这部《哪吒之魔童转世》(以下简称哪吒)截至十月底以 49.72亿 的累计票房收官,在这成功票房的背后展现的是我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化社会文化表达和接受的合理使用,本文就从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这组美学范畴在《哪吒》这部电影中巧妙的运用以此来探讨艺术作品对社会发展中各个层面的影响来彰显这部电影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兴观群怨;《哪吒之魔童转世》;中国动画

本文通过对“兴观群怨”说内涵的深入分析,认为“兴观群怨”说在电影《哪吒》中的巧妙使用使得动画电影打破只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这一刻板印象,而是将动画电影成为全民可观性的艺术欣赏品,那么“兴观群怨”这组强有力的美学生命力如何在电影《哪吒》中一一体现的呢?

一、《哪吒》之“兴”--“主体”自我思想的表达

“兴”,《钦定四库全书》之《论语集解义·卷九》中,所谓的“兴”实际是肯定了其通过其审美形象的作用去实现思想教育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表达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1]。

电影《哪吒》创作一改往日的神话传说的形象,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严肃的太乙真人变成了好吃懒作又憨憨可爱的讲着幽默有趣的四川方言的二次元形象,还有傲娇却有些任性的哪吒妈妈,例如哪吒妈妈的话“疼死老娘了”,属于现代人的一个口头语言的范畴带着对这些很熟悉接地气的情景的进入从而去接受接下来的影片所传达的内容。

王夫之又提到“能兴即为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2]

提出兴是对人精神的一种感发,启发,激励,升华的作用。《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的喊出其实也是90年代中叶前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加速改革的过程中的典型时代情绪。其实也是通过哪吒的反抗传达出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从而起到兴的一种激励,使人摆脱昏庸琐碎的境地,变成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积极阳光的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其实就是兴在心理层面上的“能兴即为豪杰”。

无论在创作中还是欣赏中作品能够兴起观众的欣赏从而达到对于影片的关照就成功了一半,而《哪吒》在创作上的成功将“自我”思想的表达和欣赏上“自我”的思想表达恰到好处的运用。

二、《哪吒》之“观”--“主体”现实接受与主观表达

“观”引申到审美当中,电影作品能表现时代生活,能记录其时代现象,[3]审美欣赏与民生社会风尚结合,进入到作品真实的情境中去体会,而《哪吒》虽为动画片体现出的是所谓的神仙妖怪之事,其实都是人的事。影片在成功运营故事时处处体现出是反应现实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例如:魔童哪吒天天被困在院子里,渴望有人陪他玩耍。哪吒只好躺在房顶哼着自己编的歌:“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这其实就是当下中国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充满戾气,没有陪伴,没有关怀的真实写照。这些都足以看出了整个社会的现象存在的一个大概的缩影。

“观”还有另一层涵义,即是“观志”,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之志,审美关照其实根本的就是对于人的关照,[4]创作者和欣赏者必须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从《哪吒》整体

创作中便可以看出,《哪吒·魔童降世》有超过1300个特效镜头,来自20多个特效工作室的超过1600人参与制作,以实现电影中的神话故事场景。仅一个壮观的场景就需要两个月才能制作完成。据悉影片的导演兼编剧饺子花了两年时间来打磨剧本,花了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动画制作。导演在采访中说:在常作中,就是死磕精神,追求自己心里最高的理想标准或者想要的状态去努力。”其实就是导演的一种创作上的“移情”以此表达自己的壮志或者说作为导演的一种出世入世的精神写照。

三、《哪吒》之“怨”--“主体”批判接受社会生活

“怨”的解释,孔安国的说法是“怨刺上政”,朱熹的说法“怨而不怒”。[5]同样艺术创作表现可以是社会现象,生存状况,环境危机,教育现状,个体认同等的批判;在电影《哪吒》中也是将幽默搞笑的神话故事,批判性认识人类社会生存现状,以此来传达本土文化中每个主体的,个体自我的现状来以此正式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此来以积极的心态接受社会生活,客观的对待自己与他人。申公豹这个反面人物形象刻画的更是对于现实存在的一种批判,有网友列出心疼申公公的几个场面,在天尊将灵珠转给太乙真人时被忽视的申公豹,以自己的视角讲述自己是最其勤快的,但是从未受重用,收了龙王的儿子时对于未来结结巴巴的展望,换来龙王的一句下次直接点头就行了,还有哪吒对于这个坏人形象的各种调侃“申公公”等一些列坏的可怜的这一形象塑造,并没有降低其存在的价值,正如它面对每次自己的计谋失败所说:因为我是豹子精转世,人们心中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这其实也是对于现实存在一些人的关照,需要我们客观的评价这一形象,客观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结语

精彩的故事当属于一個时代,但是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根基才能够成就当下的时代,本文从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在这部国漫中的体现,向我们证明在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时,由于多种因素,多种内容,并且这种因素和内容一起共同完成整体的表达出来,形成审美关照,以及引起共鸣。因此可以说,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在电影《哪吒》中对社会发展中各个层面的影响彰显了这部电影真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一切,古代美学“兴观群怨”说确确实实发挥着不可磨灭的根深蒂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春花.美术教育中的“兴、观、群、怨”[J].艺海,2010(12):83-84.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52

[3]周春花.美术教育中的“兴、观、群、怨”[J].艺海,2010(12):83-84.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51(下半月),2009(05):91-92+98.

[5]周春花.美术教育中的“兴、观、群、怨”[J].艺海,2010(12):83-84.

猜你喜欢

哪吒
我和哪吒过一天
“哪吒”和“小女巫”
我的堂弟小“哪吒”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失手
我和哪吒过了一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怀哪吒
哪吒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