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琵琶校本课教学视频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
2020-10-21张鑫
摘 要:舞蹈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课程与琵琶教学实践与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舞蹈教学时的肢体语言大于琵琶教学时的肢体语言,舞蹈教学时的实践性大于琵琶教学时的实践性,例如:一堂舞美课是全身的肢体运动,一堂琵琶课是双手肌肉的运动。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传统课堂的“口传身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与枯燥性,要让孩子在放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说话。
关键词:舞蹈教学;教学本质;教学方式;反思
2018年9月作为《琵琶校本课教学视频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中,主要为前期录制工作做准备,辅助陶美玉老师开发琵琶教学视频,作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一名专职舞蹈教师,在参与陶美玉老师课题研究的同时,令我反思到琵琶与舞蹈同为艺术学科,这使我在舞蹈的教学层面也有了深度反思。
一、对舞蹈教学本质的反思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要让学生感到舞蹈是一门苦差事、体力活,教师要懂得启发与引导孩子的好动与好奇心理,要让孩子感受到在自我感情方面以肢体语言表达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因此,在舞蹈肢体语言教学层面不能够仅仅停留对于动作表象的教授,而要由表及里,让孩子自己体会在肢体语言中所要表达的内容。
教师在做课过程中,不能将成人化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强加在孩子身上,以此让他们接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与好奇。要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题材与教学内容来调动他们想要学习的欲望,以此来丰富他们对于舞蹈学科的热爱之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好玩、好看、有趣,在陶美玉老师课题的中期报告公开课中,陶老师选择了《小青蛙找家》这首唱歌课来结合琵琶教学,课堂呈现出的效果极为成功,独有的闯关游戏令孩子们喜爱的不亦乐乎。孩子们普遍都对小动物感兴趣,这是他们的一种对于情感宣泄的方式。那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以动物、虚幻的物种为主题的教学方式,例如: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天上的云彩、奥特曼等都可作为舞蹈课程编写的依据。
舞蹈作为一种无声的肢体艺术胜有声,它更一种情感态度,所以我们对孩子舞蹈教学要让他们感受到舞蹈自身独有的魅力及震撼力,例如以“小青蛙呱呱”的动作作为舞美课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大自然万物;再例如以“小蜜蜂采蜜”作为舞美课教学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小蜜蜂勤劳的生活品质,在让孩子们将這种品质带回到生活,从而在本质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对舞蹈教学方式的反思
在参与陶美玉老师的《琵琶校本课教学视频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课题后使我反思到,舞美课与琵琶课同为校本课,是否也可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扩充?
在与陶老师进行深度沟通后决定在舞美课上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每月最后一周在本班内上舞蹈鉴赏课,播放音乐和生动的儿童舞蹈剧目,例如历届“小荷风采”青少儿优秀展演的剧目等,并在观赏后再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舞蹈作品赏析,1、你觉得这个主题动作在这个舞蹈当中表达了什么意思?2、你觉得这个舞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孩子们的回答天花乱坠,一定不要小看她们的想象力,这样试验一学期后,我渐渐发现这种鉴赏课与舞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孩子们对舞蹈学科的认知程度,二年级的孩子在鉴赏舞蹈视频后能清晰的说出这个舞蹈剧目中讲了什么故事。以此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的舞蹈教学,教学要根据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要避免选取结构单一的舞蹈作品,要选取贴近生活化及自然化,包含童心、童趣的舞蹈作品,例如《多了一个你》《同桌的你》《毛毛虫》《走向春天的下午》《下面有请……》等写实性较强,舞蹈主题突出易懂的作品,从而形成一种孩子易于接受的美育形式。
同时,也可利用其他学科来增强儿童舞蹈教学的趣味性。
(一)利用音乐学科提高学生在舞美课上对于音乐的把握度
运用《老虎磨牙》《小青蛙找家》等具有具体形象的动物、植物等,也可一句歌词一句舞,避免死板的打拍子形式,在边唱边跳中快乐舞动,课堂氛围更加其乐融融。
(二)利用英语学科提高学生在舞美课上对于指令的粘合度
运用“nose”“leg”“toe”“foot”等具有具体身体部位的英语单词提高学生反应意识,以此达到锻炼运用肢体语言快速反应力的目的。
(三)利用数学学科提升学生在舞美课上对于队形的理解度
在舞美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来增强课上孩子们在舞蹈编创小游戏时的集体协作意识,例如教师在编创游戏中规定必须有“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横线调度”“斜线调度”“满天星构图”“竖线构图”“复合造型构图”“链条调度”或最少要有2-3个队形变化等教学方式,从而运用数学学科来提升学生在舞美课上对于队形的理解度。
对于孩子舞蹈兴趣的提升,需要建立在“玩”的基础上进行愉悦的学习与引导,通过适当的口头鼓励与奖励(奖卡)的教学方式才能增强她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可进行分组编创舞蹈小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从而让孩子们在协作的游戏当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谊,方法优化提高情趣 转变方式反思感悟——儿童舞蹈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坛,2012-07-15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琵琶校本课教学视频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编号:16GHX067,课题负责人:陶美玉。研究内容:1、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接受程度,开发《且弹琵琶》器乐教学视频。2、通过研究学生对视频课程的使用情况,编写器乐教学视频课程的曲谱《且弹琵琶》。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教学视频、琵琶教材。结题时间:2019年7月。课题组成员:郑启强、宋海秋、张鑫、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