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看国际会议的外交功能

2020-10-21肖彦哲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肖彦哲

摘 要:参与和组织国际会议一直是全球各国开展外交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国际会议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全球影响力。本文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初步尝试对国际会议的外交功能进行研究。进博会为我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多种外交搭建了有效平台。

关键词:进口博览会;国际会议;外交功能

一直以来,国际会议是流行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交往和联系的一种重要外交形式,是国际社会为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而采取的成功外交模式之一。近些年,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从最初的适度参与双边、多边的国际会议,到今天的积极主动参与,并主导举办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会议,实现了中国外交历程的飞跃发展。

最近十年,中国先后在不同的城市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北京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世界各国代表都踊跃来华积极参与,中外媒体也给予广泛报道。

举办国际会议的产业联动性非常强,大到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小到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交通、物流、酒店、餐饮、娱乐、购物、文化、体育、广告、印刷、信息、礼仪、公关等众多相关行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从学术到企业,从经济到文化,社会各界全国各行各业都是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对外合作工作的开展者。国际会议是外交工作得以实践的有效平台,外交工作是国际会议成功举办的有力推手,国际会议可以助推我国外交工作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纵横发展,而通过举办一场场国际会议,能呈现出我国现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多种外交功能。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是新时期中国自主创办的综合类新型国际会议,自2018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内容既包括各类产品的展览展示,也包括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是中国扩大开放,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政府主导的国际级博览会,进博会体现了中国高质量发展从促进出口到扩大进口的关键转变,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如果从外交功能的角度研究,进博会至少搭建了以下五种外交平台:

一是经贸外交。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扩大对华贸易出口。中国这时候举办进博会可谓是顺应国内外的需求。我国这几年我国存在大量消费外流现象,不仅包括品牌珠宝首饰、化妆品、箱包之类的奢侈品,也包括电饭煲、马桶盖、牙刷、奶粉等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很多人都到海外去购买。大量中国游客海外旅游疯抢疯买的现象一度被媒体报道,以至于一些海外商店甚至对中国人进行限购。通过举办进博会,可以吸引世界优质的产品参会,达到优质产品的终端及售后落地中国的目的,促进我国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

二是首脑外交。元首外交引领多双边关系新方向。2018年首届进博会来自五大洲的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15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王室代表出席开幕式。期间习主席与6位国家元首5位政府首脑举行了会见会谈。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习主席再次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并在博览会期间会见有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法国总统,希腊总理、牙买加总理、塞尔维亚总理等10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通过举办进博会,习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不仅向世界宣介我国开放、合作、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且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增强世界经济的发展信心。同时,我国元首及政府领导人抓住主场优势与会国家政府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并共同出席多边会议,进一步发挥了元首外交的政治引领和方向引领的积极作用,激励着人民携手努力,

三是科技外交。科技改变世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外交也是国家开展对外合作中最重要实力体现。最近几年,在全球技术革命以及“互联网+”带动下,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移动技术渗透的领域非常广泛,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人脸识别、5G等技术日臻成熟,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看到,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引人注目的20台“进宝”机器人组成的“硬核服务队”受到了央視新闻联播、新华社、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20台机器人分布于VIP休息室、综合服务区、国展文创馆、咨询处等20个主要功能点位,为数十万的展客商提供问询、导引等多种服务。同时,会议期间在83个咨询点配备的可以提供12中语言的智能交传翻译机,为多语种咨询、指引和商务洽谈提供了保障。据悉,5G在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小试身手”,在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上5G网络和应用实现了全方位渗透。大会场馆在会议期间已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并打造了4大5G主题场景、17个5G应用项目,成功实现5G对第二届进博会的全面赋能。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让我国的高技术得以不出国门便向世界展示的机会,促进全球技术革命新发展,引发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新机遇。

四是文旅外交。随着国际社会人文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文化和旅游外交也成为新时期外交的重点内容。两届进博会不仅吸引了世界知名文化、旅游企业的参与,我们看到各个国家展馆展区也无一不对自己的文旅产品和文化进行大肆宣传。美食美酒、风情歌舞、旅游名胜介绍等均吸引了大量访客的驻足品味与欣赏。中国文化也贯穿在展馆空间的布置中,在对外招待外宾的服务中。正所谓交易的是产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进博会为中国文旅产业开放发展提供了契机,满足了国民对全球优质文旅产品及服务的消费需求,也为各国文旅产品及服务的对外输出发展搭建了新平台。进博会期间文旅领域的交流、合作与交易,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促进国际文旅领域的合作发展创新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与推动。

五是民间外交。民间外交也称人民外交,是在我国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中逐渐兴起的一种外交方式。在我国推动发展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中,民心相通就是一个重要内容。这也就把发展民间外交的提上了一个新台阶。举办进博会为推动推进民间外交带来重大机遇,民间外交可以丰富进博会的内涵,而进博会提供了民间外交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空间。社会组织是民间外交的主体力量之一,我们看到进博会上,一些民间商会,协会积极参与组织会员企业参会,参会论坛的主办协会与承办,参与与国外展商及参会嘉宾的对接与沟通,成为进博会上不可小觑的社会力量,成为我国民间外交在全球的有力推动者。

作为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进博会的举办整体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形象。不管是话语权的引领,多边外交的议程设置,还是建筑场馆的布置安排、文化要素设计等,进博会体现了自上而下的主场优势,向世界传达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诚意和决心,彰显了中国积极支持经贸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意志和实际行动。相信进博会一定会越办越好,成为引领我国国际会议发展的中国品牌,成为中国开展主场外交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

参考文献:

[1]钟雪:《我国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展望》,《林区教学》,2015年第6期。

[2]张颖:《办好主场外交尽显中国魅力》,《前线》,2014年第5期。

[3]苏淑民:《文化外交:新时期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