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渗透
2020-10-21肖掌才
肖掌才
摘 要:美术这一概念在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是指占有一定空间或平面,能够带来一定的视觉体验,具有可观赏性的一种艺术,它包括四个主要类别:雕塑、建筑、绘画和设计。近些年来,随着新兴艺术门类的不断出现,现代某些学者将摄影和书法也统一归纳到美术行列。高中美术教师也开始在鉴赏教学活动中渗透书法元素,丰富美术课堂内容。
关键词:书法;高中;美术鉴赏
引言:
书法是一种书写艺术,分为软笔书法与硬笔书法两种,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用文字表现美的艺术形式。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在一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衍生出蒙古文、阿拉伯文以及英文等多种书法形式,但中国书法依然是世界上最独特、系统的文字表现艺术,是按照不同时期的汉字形态,以规律的笔法和章法,按一定结构进行书写,赋予其美感的艺术作品。在当前艺术背景下,书法由于其美的表达能力被划分进美术作品行列。
一、融入书法元素的必要意义
如蔡元培所说:“中国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传统的中国画是以毛笔蘸取水墨矿物质颜料,在绢帛、宣纸等工具上作画,以一定的图画形式表达真情实意。书法艺术虽然从汉字中发展而来,但却不仅限于汉字的固定书写形式,它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参照,通过点与线的连接,精心设计结构布局,以汉字为媒介,抒发性情和生活感悟的一种美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文字书写的修习与美术绘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为基础的。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智能电话已经普及,人们使用键盘打字的频率远远超过文字书写的频率,当代人已经很少有大篇幅写字的机会,甚至在学生中出现提笔忘字,错别字频繁,字迹潦草至极的现象。这种书写水平的倒退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推进。
因此,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书法元素。学生在练习书写时,要摒弃杂念、宁心静气、巧妙构思,这是一个培养耐力和谋篇布局能力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的过程。
二、促进有效渗透的方式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可以带领学生对不同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在观察名人佳作的同时结合不同作者的人身经历进行分析,体会融入于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美的眼睛》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时期各大家的作品。如篆书、楷书、隶书和草书等,在欣赏的同时由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他们自行挖掘更多的作品背后的故事,深度结合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体会其中的情感差异,总结不同书法作品的情感色彩。
(二)鼓励学生临摹
当前的学校教学课堂少有书法课程,一些学生虽然对书法作品有着极大兴趣,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无法得到系统的书法训练。教师要注意到这一事实情况,根据学生对文字书写的喜好程度及性格特征,引导他们对不同作品进行临摹,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样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书法字体的或沉稳、或洒脱、或奔放等特点,选择符合学生特质的临摹字帖,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获得学习成就感,并结合自身经历对这些作品产生二次理解,加深對书法家的尊敬之感,激发研究文学艺术的好奇心。
(三)注意教学创新
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临摹练习后容易产生厌倦的消极情绪,教师要注意把握这一细节变化,创新多种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如让学生自行收集书法大家的逸闻趣事,了解醒世名篇的创作背景等,构建兴趣小组,鼓励学生间自由沟通交流,感受这些作品的永久性艺术魅力。
教师还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将学生带出校园,参观美术作品展览,拓宽学生视野;将书法家请入课堂,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体会其作品的韵味。教师还可以在校内举办小型书画展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并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发表,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最优的学习环境。
(四)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停更新,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软件或微课等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到更真实、更多的作品,将书法与美术鉴赏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美术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
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中《中国现代美术》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概况,介绍中国近代绘画作品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近现代书法作品进行课程导入,再展示更多的名篇佳作和其他美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还可以搜索国外同一时期的艺术作品进行观摩,感受不同时代与国家背景下的艺术差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他们的认知范围,强化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的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在开展基础教学时,注意保证学生的五育全面发展。培养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作为美育教学的关键部分,是美术老师的重点教学任务。教师应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融入书法元素,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创新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学习积极性,传播书法文化,提高学生美的观察和创造水准,增加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贺平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高丽.浅谈高中书法教学中学生书法素养的有效培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73.
[3]何晓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