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预防性护理的方法分析
2020-10-21热孜亚·阿不都热西提热比亚·阿不都热西提
热孜亚·阿不都热西提 热比亚·阿不都热西提
【摘 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预防性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接受过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不同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防性护理管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内VAP患者中,能够显著地降低VAP发生的机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机;肺炎气道管理;预防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245-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由于患者在临床接受机械性同期治疗超过48小时之后,肺部出现发炎、感染的症状,这是机械性通气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如果病人发生VAP,将很难再次脱离呼吸机自由呼吸,这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和家属将不得不承受高昂的治疗费,如果患者病情加重,极易导致死亡。调查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引发的患者死亡率达到71%,如果出现VAP,患者将面对不断延长的ICU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将逐步提高,患者的病情并不会因此而得到缓解,反而提高了治疗难度。所以,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展开细致、周到的护理,利用自身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职业素养,防止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本文从护理管理入手剖析了临床上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两个小组,针对性地采取两种临床护理管理方式,得出实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接受过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临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显示为s/t模式,平均每分钟12-18次工作频率,起始工作压力固定为8cmH2O,终止工作频率设置成12~20cmH2O,起始压力显示0cmH2O,终止压力调节设置成6~8cmH2O,氧气每分钟3-5升流量,潮气每分钟500毫升流量。
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基础临床护理管理操作,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为主。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临床预防性护理管理。具体护理操作包括:(1)针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采取相关护理手段。护士在为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无菌操作,首先,全面消毒呼吸机,每周定期更换一次呼吸机过滤管,并定时清理残留物以及冷凝水。有些患者需要利用呼吸机体外振动的功能将痰液排出,护士在进行此操作过程中力度应适中。(2)为患者做好吸痰护理。在为患者吸痰的过程中,将已消毒的生理盐水纱布防止在气管套管处,利用听诊器获取气道实时声音,当发现痰鸣声,立即将分泌物从患者口鼻内清理出来,然后在气管开口处吸出痰液。上述两个吸痰操作必须应用独立的吸痰管,不能共用一個。有关报道指出,吸痰次数增多将直接提升患者气道损伤的可能性,增加患者气道感染率,因此吸痰前应综合考量患者的肺部听诊情况、起到阻力状况以及SPO2,以此来决定是否进行吸痰操作。在为患者吸痰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良好控制负压,吸痰时间应缩短到15秒;将吸痰管插入患者体内必须动作轻柔,防止用力插到深处,这将把细菌直接带入到患者器官内;吸痰操作应谨慎,防止对患者的气道黏膜组织造成各种破坏。(3)患者24小时接受心电、呼吸监护,并对患者的血压、体温进行多次测量,时刻关注呼吸机运作状况,如果发生运行障碍,必须立即关闭。(4)预防发生并发症。护士应在面罩和患者面部接触的部位放置纱布或者泡沫,避免接触部位出现溃烂。当患者摘下面罩时,护士需要立即对患者面部进行清洁,以此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与此同时,要求患者增加口腔清洁频率,防止出现口腔感染,进而呼吸道受到感染。(5)其他护理方式。要求患者每天清洁口腔3次以上,降低口腔感染几率;定期全面消毒呼吸机,两天更换一次呼吸机的呼吸管;每天做到两次病房消毒,病房内应定期通风,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消毒病房时间应达到30分钟以上,利用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定期做好病室内细菌培养工作;结合患者的患病状况、身体条件,为其提供饮食建议。
1.3比较观察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操作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并发症,该病具有较高死亡率。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口腔发炎、肺部细菌繁殖、误吸入致病微生物、长期使用呼吸机以及外源性细菌感染。临床上采取护理干预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针对于重症监护室内患者采取呼吸管道护理,对其进行正确的吸痰操作,增加口腔清洁频率,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保持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卫生,降低VAP发生率。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手段之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现象逐渐降低,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并发症数量明显下降。针对于重症监护室内VAP患者实施预防感染措施,将使VAP发生率有效降低,此方法建议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樊秀芳.气道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105-106.
张美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预防性护理的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120.
张艳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预防性护理的方法[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