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0-10-21吴晶花
吴晶花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中采取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1200例本院在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600例)和优质护理(实验组6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质护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171-01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疾病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破坏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且呈持续进行性发展[1];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患者所处的空气环境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临床特征为患者出现气短、慢性咳嗽以及咳痰等[2];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常会因为病情反复发作而使其肺部功能受到损伤,从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将通过对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中采取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资料为选取1200例本院在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600例;常规组,男性320例,女性280例;患者平均年龄(61.5±1.5)岁;平均受教育程度(7.2±2.3)年;实验组,男性350例,女性250例;患者平均年龄(62.2±0.8)岁;平均受教育程度(6.8±2.1)年;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批准且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肺性肺疾病诊疗指南》中关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2)无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3)病史资料齐全且治疗依从性较高的患者;(4)对于此次研究分析已经同意并进行签字确认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常规组患者在临床中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指导以及常规问题解答等。
1.2.2对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中给予优质护理,即(1)建立优质护理小组:由本院相关护理主任以及具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优质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的主要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为其制定优质护理计划;(2)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受教育年限对其进行慢阻肺相关疾病常识的健康教育,采用装订成册的方式向患者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以及预防要点,学会识别并发症的先兆;(3)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以免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对护理的抵触心理,通过亲切的语言、柔和的动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整体提高护理依从性;另外,由于慢阻肺疾病患者的自主呼吸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氧需求时,常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此时患者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时疏导,帮助其树立治愈信心;(4)临床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给予低浓度、低流量的鼻导管吸氧,需要将浓度控制在20%-30%之间,流量控制在0.5-2.0 L/min之间,避免出现缺氧现象;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大部分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状现象;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病情给予呼吸体操、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等床上锻炼指导,防止肺部功能指标恶化;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其中生存质量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PaO2指标和PaCO2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对相关数据处理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均数(`x )、标准差(S)描述, t值检验,如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PaO2和PaCO2等肺功能指标和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抑郁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属于慢阻肺的一种常见死亡原因[3],该疾病一般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的咳痰、咳嗽和喘息症状逐渐加重,伴随痰液增多成脓性,同时患者出现发热等炎症反应[4]。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有了更强的自我保护观念,同时患者的护理期望值也在逐渐提高,优质护理属于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的护理模式,其主要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通过患者的临床病情为其制定优质护理计划,再加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关的临床护理的规范操作,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心,使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均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刘卫庭, 姚宇. 早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 41(3):213-216.
张黎, 杜星珍.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4):40-43.
郭玲娟.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0):18-20.
潘珊玲, 等. 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