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2020-10-21孙贵春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孙贵春

摘 要:社会的发展促使着教育进行着不断地发展,如今,教育开始要求教师的教学引入生活元素,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所涉及的知识与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然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合理的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胞们提供有效地借鉴。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在教师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经实践检验,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高。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关注所教学的知识和小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永远保持生机。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有生活化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注重课堂导入的生活化,使得学生因接触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讓学生能够集中课堂注意力,更好地听教师的讲解。

如,在教授《请到我的家乡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笔者教授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则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生活化的课堂打入。在备课阶段,笔者会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网上搜集与家乡相关的视频,并将该视频进行一定的整理,放在课件中。在课堂开始时,笔者便会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家乡吗?”学生纷纷表示喜欢。然后,笔者便利用信息技术打开了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多种多样的家乡特产,自然风光。视频并配合着优美的声音,使得学生融入到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切身体会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从而集中注意力进行视频的观看。在视频播放完后,学生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见此情况,笔者便再逐渐地引入本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而学生则因视频的观看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因此能够集中注意力听笔者的讲解。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注重课堂导入的生活化,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瞬间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因此能够具备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让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因此,使得学生因生活化而加深对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教授《心中的“110”》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的自护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便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课堂上,笔者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结合你们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日常中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拨打“110”找警察叔叔呢?”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了认真地思考,说出了丢东西、迷路、遇到小偷等多种多样的意外情况。此时,学生在笔者问题的引领下,已经将自己融入到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说完后,笔者便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用语言、视频、音频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意外情境,引导学生前后两桌之间进行仔细的探讨,说一说在应对这些危险中,所应该做的事情。笔者所创设危险情境,能够使得学生置身于其中,使得学生积极地与他人进行讨论,探讨应对这些危险情境的具体的方法。在学生进行完讨论后,笔者则会使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探讨结果。毕竟学生年龄小,所探讨的应对措施并不是特别的全面。见此情况,笔者便对学生所探讨的内容进行了合理性的评价,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因为笔者所实施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笔者所说的措施,并能够将其深刻的记在自己的脑海中,从而使得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得学生因此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应用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教授《这些事我来做》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便会开展“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打扫卫生,刷碗,洗衣服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该实践活动把家里打扫的更为有序、干净,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同时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应该为家庭尽到自己的责任。学生在开展这项实践活动的同时,父母应在旁边加以辅助指导,并拍照和录视频上传到学校班级群,以此督促每位学生真正的完成这项实践活动。承担家庭责任不是仅凭一时兴起,需要家长和老师同时督促学生将这项责任坚持到底。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引入生活元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还可以进行生活元素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因接触生活元素而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如,在教授《买东西的学问》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便会准备一些小商品,如小零食,学习用品等,另外还有一些商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生被笔者所展示的物品吸引住了,能够目不转睛的看着笔者所展示的物品。此时,笔者便对学生说:“其实,我们生活中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呢?你们想学习如何辨别商品好坏的技能吗?”学生们纷纷表示想,但是感觉太难了。于是,笔者便对学生进行了物品辨别能力的教学。首先告诉他们商品上的一些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的外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并让他们对之前准备好的商品进行对比,通过笔者的教学,学生知道了什么样的才是正规合格的商品,以及在平时购物时怎样进行选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购物经历,学生发现其实这些技能学习起来并不难。感受到了本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所展现的道理,更好地学习了本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因接触生活元素,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

综上,新课程改革下,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使得自己的教学能够更具有活力,就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巧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楼会利.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上),2017(12).

[2]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