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2020-10-21侯晓晓
侯晓晓
【摘 要】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6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频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行为评分量表(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后偏高,且观察组的NBNA评分相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其神经行为发育。
【关键词】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神经行为发育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114-02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常表现出呼吸窘迫、发绀等症状,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存质量[1]。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类患儿多采用常频通气治疗。而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高频振荡通气也逐渐应用至该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它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血氧水平,但目前临床上关于该种治疗方式对患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研究甚少[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我院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针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其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17例,女13例;胎龄38-41周,平均(39.53±0.76)周;剖宫产16例,阴道分娩14例。观察组18例,女12例;胎龄37-42周,平均(39.72±0.75)周;剖宫产18例,阴道分娩12例。对比两组的性别、胎龄等基础性资料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病症符合《儿科学》[3]的诊断标准;具备机械通气指征者;阿氏评分大于3分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先天性疾病(心肺畸形、膈疝等)者。
1.3 方法 两组均行机械通气,应用呼吸机(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ophie-conventional),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设置吸入氧浓度为0.3-0.5MPa,呼吸频率为40-50次/min,吸气峰压为15-24cmH2O,呼吸末正压为2-4cmH2O。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设置吸入氧浓度为0.3-0.5MPa,振荡频率为10Hz,振幅为30cmH2O,平均气道压为12cmH2O。视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90-95%)及血气值调整参数,当吸入氧浓度<0.25MPa、平均气道压<6cmH2O,撤出呼吸机。两组均于治疗后3个月评估效果。
1.4 评价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神经行为评分量表(NBNA)[4]评估患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共5方面,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反应,20项条目,总分为40分,评分高于35分为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偏高,且观察组的NBNA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多为胎粪吸入、不均匀气道通气、化学性炎症等因素造成,胎儿在子宫腔内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了含有胎粪的羊水后,阻塞气道,该病症患儿往往伴有呼吸窘迫,易并发肺动脉高压及肺气漏等并发症,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增加患儿肺不张、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频通气治疗,可以维持患儿气体吸入量,降低气道阻力,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有研究表明,行常頻通气治疗的患儿其出现气道、肺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大,且常频通气也会增加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加重对脑组织的损伤,致使预后不良,疗效较预期相差甚远[5]。而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均匀分布运输气体,具有低潮气量、低通气压力等特点,可以降低患儿呼吸阻力,对患儿呼吸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建立有效的通气通路,在快速促进患者呼吸恢复,同时低潮气量的通气特点可以降低因通气对患儿肺部造成的压力,进而有效规避对肺、脑组织的损伤。相较常频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有效降低对肺部的损伤性,且可以在吸入氧浓度较低及低压力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进而降低了因压力变化对呼吸道的气压伤害,可以稳定维持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对呼吸功能的建立及恢复具有促进作用[6-7]。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有效维持患儿的低呼吸压力,增加患儿的有效呼吸,可以提高患儿的氧饱和度,进而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8]。且有研究表明,针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越早的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以降低患儿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风险[9]。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对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对比对照组升高,表明针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应用高频通气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保护患儿的神经行为功能,促进其发育。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时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
参考文献
王兆康.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出血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0):1246-1250.
曹亚芹,董玉斌,张艳华,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1):175-177.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5-107.
陈明秋,吴齐爱,张燕飞,等.HFO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气血指标及近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6):555-558.
黄静,林新祝,郑直.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肺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1):1075-1079.
娄五斌,张卫星,元丽,等.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胎粪吸入综合征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3):3919-3923.
刘彩霞.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及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3):2556-2558,2622.
陈夜,彭好,袁涛.早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MAS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学,2018,47(4):521-523.
陈虹余,邱其周,程贵辉,等.不同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5):46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