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讨

2020-10-21杨晓强

今日消防 2020年4期
关键词:消防隐患防火监督思路

杨晓强

摘要: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高层建筑中消防隐患和防火监督工作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高层建火灾特点采取有效的防火监督工作,为最大程度减少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工作;思路

随着现代城市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火灾对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发生火灾很难逃生,且火灾致死几率远高于普通建筑。特别是高度高、功能复杂的高层公共建筑,火灾隐患多,一旦发生火灾,就更有可能造成重大伤亡[1]。

1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火灾蔓延迅速快

高层建筑包括楼梯间、电梯井、管井、风道管、电缆井、排风管等垂直管井。如果防火隔离或防火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各种垂直管井容易形成烟囱效应,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

1.2疏散距离长

高层建筑高度高、楼层多、疏散距离长,普通电梯遇火停止运行。消防电梯只供消防人员使用,疏散只能依靠楼梯,因此疏散时间长。

1.3消防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高度高达几十米,甚至有二三百米。万一发生火灾,外部扑救困难。虽然我国很多城市都配备了登高平台消防车,但从消防实践来看,登高平台消防车是扑救24米以下建筑火灾最有效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建筑主要依靠室内消防设施进行自救,因此扑救难度较大。

1.4火灾隐患多

一些高层综合楼功能复杂,可燃物多。为了满足各种功能的需要,经常使用大量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气化设备、功率消耗增加。因此,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火灾。

从火灾隐患的特点来看,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火灾蔓延途径多。与低层、多层建筑相比,扑救疏散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甚至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

2 现代都市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中的问题

从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的现状来看,其工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3]。

2.1防火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如在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由于施工要求严格、施工过程繁琐等因素,高层建筑中遗留了许多原始火灾隐患,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如防火分区、分隔设施的材料使用或隐蔽工程施工不合格,直接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2.2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善

常用的消防设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室内消火栓。如果基本消防设施配备不全或质量不合格,很难在火灾事故救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3易燃材料施工违规操作

高层建筑材料,如纤维、木材等都是易燃材料,但这些材料是高层建筑装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增加了火灾荷载。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燃烧,使火灾形成规模化趋势,救灾难度加大,难以扑灭。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防火并没有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由于施工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消防设施使用质量差,严重影响了高层建筑的安全[4]。

2.4部分单位及物业管理公司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实不力

部分单位及物业管理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不会管、不想管、管不了的情况普遍存在,单位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素质水平较低,不学习不掌握消防管理的方式方法,无知无畏,导致高层建筑长期存在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等火灾隐患,可见,消防监督工作亟待加强。

2.5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未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5]

消防救援部门对辖区符合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高层公共建筑负责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分高层住宅由公安派出所负责日常消防监督管理指导,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更深层次考虑房产部门、建设部门物管办均可对物业管理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进行管理,而且更加行之有效,但目前情况来看,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政府缺乏对各单位及物业管理部门的高压态势,特别是部分高层小区物业得过且过,对消防安全管理极不重视。

3 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有效策略

3.1防火安全躲避的场所设置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防火是最行之有效的防火方式,建议在每层楼设置一个安全避难所。在火灾发生时,室内已不再是最安全的地方。在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让居民有一个暂时的避风港。万一发生火灾,这个避风港有很大的安全功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救援时间。

3.2建筑消防设施器材的准备与维护

在消防监督方面,必须高标准配备消防器材。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鼓励业主按照经营性质在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低要求的前提下高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及逃生消防产品。这些装置是必要的,因为高层建筑最大的缺点就是逃生不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有效逃生。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居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地控制灾害。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必须改进必要的消防设备。最重要的是要经常检查这些消防设备的安全性。如果发生损坏或故障,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在以往的案例中,往往会发现灭火设施器材因日常维护不到位无法发挥扑救效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总之,消防设施器材的准备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3.3防火意识的加强

一些客观的防火设施的安装和防护设备的施工都是相对被动的方式。然而,事故总是不经意间发生,无法实现100%的安全防护。因此,除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外,最重要的是加强居民的消防意识。强化防火意识是高层建筑防火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居民在生活过程中,应多学习安全防火知识,并加以尝试。对室内天然气、线路等易发生火灾的设备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室内环境消防安全到位。此外,在公共行政区域,居民应减少在公共区域吸烟,不要随意扔烟头。这些都是容易引起火灾危害的关键因素,因此,居民需要加强消防意识,因为主观预防的效果必定优于客观被动预防的效果。

3.4加强消防监管工作部门协调机制

针对东北地区极寒天气消防设施冻害失效的突出隐患问题,建议由各地房产部门将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修理纳入维修基金。各地政府部门应增加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切实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实效。

3.5突出消防监督重点工作

针对目前我国消防机构警力不足的现状,要优化警力配置,在安全问题多发地区和时期增加在岗警力,确保安全事故及时救援。对人员容易聚集的地方,要对可燃物和周围区域进行检查,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近年来的事故调查,许多事故都是由可燃物的存在引起的。因此,要对人员容易聚集的区域内建筑物的消防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加强相关消防设计,不定期对相关高危区域进行检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完善的消防设施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控制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保证救援行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相关责任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落实相关规定,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高层建筑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

3.6群众共同参与健全管理

一是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必须由政府主导,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完善各方面的安全管理机制,划分相应的责任人,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的质量和效率;由政府主导,建立专门的民间消防安全技术服务派出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其次,相关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完善公司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定期检查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并对相关岗位员工进行消防技能培训,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控制火势,赢得救援行动的时间。

3.7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对于现代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对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在高层建筑中,采用一系列有效的防火设施和完善的防护设备,加强对高层建筑的保护。其次,消防部门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不仅可以增强居民的消防意识,还可以增加安全保障,同时,群众也可以对消防知识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其次,鼓励群众做好室内環境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如定期检查室内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明火使用后及时关闭火源等,最后,组织群众进行现场消防逃生演练。一方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迅速从身体向下逃生;另一方面远离易燃物堆放区和墙壁的易受伤害区域,避免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此外,要倡导群众不要随意扔烟头,加强对公共管理场所的主观防范。

4 结语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环境相对复杂,人口密度大。如果发生火灾,很难控制火势,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可见,消防救援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结合”的重要方针,加强消防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危险点,减少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外,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合理设置高层建筑的避难场所,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消防监督,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6]。

参考文献:

[1] 董兵.试论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17,(05):53-54.

[2] 彭继刚.探讨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建材与装饰,2016,(33):128-129.

[3] 黄圣超.关于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问题的讨论[J].消防界(电子版),2016,(04):45-46.

[4] 曾铁权,曹炎钧.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析[J].地球, 2016, 000(011):464.

[5] 杨宇.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问题的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 2017(21):155-156.

[6] 吴康华.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000(025):1943.

猜你喜欢

消防隐患防火监督思路
浅谈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
浅析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隐患以及消防对策
我的思路我做主
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论述
浅谈常见消防设备隐患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