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开展研究

2020-10-21曾卫桃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研究高中地理

曾卫桃

摘 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多个行业均发生了融合,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而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的现代化新型教学,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可以更有效的达成对抽象知识内容的展示。并且在其作用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本文对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高级阶段。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可谓是“上至天文气象,下至地质土壤”,在其中,地理的教学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抽象知识的讲解时,往往会采用板书展示加上辅助讲解的模式来进行,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帮助学生很快的达成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点,教师就需要能寻求突破。在如今,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具逐步引入了教育领域,这些新型教学工具在教学内容展示上有着传统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若教师可以将其有效的运用起来,实现信息化教学,就可以达成抽象知识的有效化展示。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研究,谈一谈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电教能力

在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等电教工具已经在我国中学得到了普及,但笔者研究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无法开展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电教软件的缺失,而是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相应电子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过程的展示,此过程只是将之前板书的内容转移到了多媒体上,并没有将多媒体的实际教学作用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一点,学校就需要能将教师电教能力的培训注意起来。学校要能结合当地教学实际,创办教学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操作方法的培训,实现其操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地理教师而言,除了对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操作之外,教师还要能自学相关地图软件和三维成像软件,以达成教学的有效辅助。

二、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合理教学方案

为了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掌握了基本的教学工具操作能力之后,还要能对教学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多媒体与其他教学软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能在教学前就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与达成相应教学目标所要实现的教学流程。在此基础之下,教师就可以设计始于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合理教学方案。

例如,在“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就需要能提前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分析,确立合理的教学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明确其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有哪些。在此前提之下,教师就可以应用相应的教学工具来对教学的流程设计。如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激发,达成课程内容的导入,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从网络上搜集的古今几次人类大迁徙的地图,并结合相应的讲解与语言引导,实现对学生的调动。

三、借助媒体展示,实现地理实况模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还要能明确多媒体工具的具体应用方法,达成对地理内容的有效展示。在之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只是将板书中的内容转移到了多媒体上,这样的授课方式只是方便了教师自身的教学,对于教学却没有产生有效的优化。为了改变这一点,实现对多媒体的有效应用,达成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高中地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就要能对多媒体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其实际应用方向和方法,并在次前提之下,联系当课所学习的必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地理实际内容的展示,实现地理实况模拟,达成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设置也以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达成有效优化。

例如,在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来实现相关地理实况的模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对象城市的结构图,然后教师再结合这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对图中展示城市的各区位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其的认知。

四、引入网络资源,提升地理教学容量

教学容量指的是一节课中所包含的有价值内容和信息,若教学可以具有較高的教学容量,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接触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这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工具与资源的限制,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所围绕的只是当课的知识内容,且其设置的教学流程也较为简单。这样的教学并不能给学生很好的学习体验。而在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教学引用,给教师带来了更有效的教学展示方式和教学资源收集途径,这对于教师教学容量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能将这优势有效的利用起来,借助网络资源的应用,实现地理教学容量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针对本课可能会用到的教学资源进行搜集。进而在课上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尝试着对其进行分析学习。这样一来,教学的有效容量就可以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为了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能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其中教师要能做到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合理教学方案;借助媒体展示,实现地理实况模拟;引入网络资源,提升地理教学容量。

参考文献:

[1]殷汝军,王丽群.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121-122.

[2]弓凯华.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63+167.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教学研究高中地理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