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初探
2020-10-21管大勇
管大勇
“抓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了,反思这么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又收获了什么呢?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还很弱,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水平还很低。尽管老师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此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如今,学生从早上七点进校门,到晚上六点离校,学习任务繁重,随之而来的精神疲劳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似乎学生们已渐渐失去了往日那种学习语文的激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问题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置于教师的监控之下,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尤显重要。我从《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抓住重点 印象鲜明
《藤野先生》一文作为名篇,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都教过,作为公开课来上的也不在少数,然而,多数的教法都是按照地点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教:从东京说到仙台,从藤野的品德说到鲁迅的思想变化,虽然剖析深入而全面,但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奋,而聋校学生更是如此。于是,我在教学时打破了传统的老套路,直接从题目入手,学生自然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也自然离不开写事,因此,一上来就直奔重点,问学生写了哪几件事情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品质,学生很快找出了文中写藤野的几件事。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这几件事的剖析,学生也就轻易地概括出了藤野的品质,了解了人物,也体会出了作者对藤野的赞扬和怀念之情。由于先入为主,从事情入手,抓住了故事的情节性,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为后面对文章多主题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赞扬藤野这一主线讲完后,再说暗线:鲁迅与藤野的相识、相处、相知的地点在仙台,而鲁迅初到日本去的是东京,为什么放弃繁华的东京都,而到偏僻的仙台?文章的另一条线: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的变化也随之展开。这一条线串联了文章的全部内容,除直接写藤野的几件事,散落在文章中的一些看来零碎的事情,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学生水到渠成地将两条线联系了起来。
二、做好铺垫 突破难点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把握以后,再来解决散落在文章各处的难以理解的词句。品读文章的语言之特定的含义时,学生就会顺着这个角度和事先的铺垫去思考问题,问题的解决也自然容易了许多。
鲁迅的文章,因其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特有的个性,许多语句半古半白,聋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等语句,如果,就词句讲词句,聋生根本无法理解,然而,在這一堂课上,学生稍经点拨,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反复强化 巩固主体
在聋校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刚教过的内容,转身再问学生,可能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与聋生的较差的理解力有关,与记忆力更有关。聋生的遗忘很快,于是,反复强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一共教了五课时,从第二课时开始,每堂课之前约十分钟的时间,都用来反复训练和强化。强化的内容是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尽量不提课文的细节,使学生的头脑中尽量留下粗线条的东西,这样记忆就比较深刻。随着课时的延续,内容的深入,由粗到细、由本到末,如同网状的根系一般,学生的理解加深,记忆也越来越牢固了。
第一堂课主要讲的是四件事,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内涵,这一内容就作为第二堂课开始后约十分钟的强化内容,第二堂课又讲了鲁迅的思想变化这条线的内容,连同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就作为第三堂课新授之前的强化内容,以此往下,待到五课时结束,文章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至少强化了四遍,留下的印象也自然深了很多。
强化训练时,将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口头训练结合起来,将好学生的示范和差学生的模仿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也加强了语言训练,收效很大。
四、训练思维 指导学法
聋生的思维常常表现为单向性。比如说,他们从写藤野的几件事,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很快说出藤野的不同方面的品德,概括起人物的形象,也就不太困难。然而,当你再问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藤野的品德时,许多学生又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就是较为典型的思维问题,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学生还能掌握,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又如同一个崭新的问题,学生一点头绪都找不到。于是,我就指导学生,还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训练。如:“改讲义”表现了藤野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再反过来教学生,藤野的认真负责的精神主要还是从“改讲义”的事情表现出来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提问方法,说的还是一个问题,从归纳到演绎,再从演绎到归纳,反反复复,学生终于找到了门径。
五、适时拓展 顺势迁移
聋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零碎的,不会举一反三。这样,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习起来更累,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可以用课堂上的适时拓展、顺势迁移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串成了一条线,形成了一个知识链。
比如:在教到藤野的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这一点时,自然迁移到学生刚学的雨果的《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作为日本人的藤野,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无私地关爱一个来自弱国的留学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与作为法国人的雨果去谴责英法远征军入侵、掠夺中国,同情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极其相似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既学习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
我想,如果聋校的语文老师都能切实做到以上几点,这对提高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定是大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