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留老草》碑中的故事

2020-10-21崔莉英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0年1期
关键词:养老

崔莉英

广灵县加斗乡东留疃村有一明代古寺称为安坚寺,寺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的布局,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壁画十分精美,采用沥粉贴金工艺,朱砂和石青颜料,壁画线条流畅,色泽鲜艳,人物形象鲜明,像咬着蛇骑着猛虎的明王,鬓发飞扬的怒目金刚,脉脉温情的仕女……各有特色。而最让人拍手叫绝的是镶嵌于安坚寺正殿西侧外墙的一通《观留老草》草书碑,草书写得字字飞动,有如龙蛇游动,却又气象浑穆,是习书之人绝好的碑帖。石碑为长方形,碑高66厘米,长124厘米,青石质。《观留老草》是明万历年间广灵知县刘审问所写的一首七律诗,诗文记录了一段世代留传下的广灵东留疃村孝子袁表的美好传说故事。

观留老草

闻说迤杷疑未真,

而今陈迹草如茵。

去痕稍草均归上,

回处草稍独下亲。

留老良知原是姓,

感天异事终昭神。

试观一会多增慨,

羞杀人间不孝人。

落款是万历癸未秋知广灵县事:刘审问 书。

刘审问为明代昌乐人,万历九年出任广灵知县。一个小的小村庄,能让一个知县动容,而且还在村子里留诗作文,树碑立传,想来这个村庄的传说故事的确打动人。

东留疃村以前称为留老疃,村南的山叫留老山,留老山峰峦叠起,漫山草木,山上背阴处积雪常年不化,最称奇的是山上有那么一溜草,草稍不是向上生长着,而好像受到重物倾轧齐齐倒向山脚下的方向偃生,村民称之为“倒拉草”,这也是刘审问诗中“回处草稍独下亲”的那溜草。

關于这个“倒拉草”的故事,清代《广灵县志》《人物志·袁表传》有记载:“祖老。父吉家贫,莫能供菽水,杷载乃翁送山中。归将投杷于薪,表年甚幼,取而悬之。吉诘曰:‘悬此何用?表泣对曰:‘欲为阿翁具,吉闻之,俯首悔悟,乃引杷寻故迹,载祖父以还。后杷迹所历,草皆偃生,至今尚存,人以为孝感所至云。”关于这个故事,村民们还有一补充得很完整的说法,说是魏晋南北朝的某个朝代,国家连年灾荒,朝廷为节省粮食,发令凡60岁以上老人不死者活埋,因此就出现了袁吉用杷拉着父亲往山上扔的事。“杷”是古代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说文》说是收麦器,但能把一个人装进“杷”里,应该就是一种类似于筐之类的农具。因为儿子袁表的劝慰,袁吉懊悔,便每日上山给他父亲送饭,以延续生命,后来京城出现鼠患,貌似鼠却体形硕大,朝廷张榜四下征集治鼠能人,袁吉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父亲说:“虽大也鼠耳,可揭榜降之。”袁吉揭榜用猫治鼠,京城鼠患方灭。朝廷赏赐袁吉时,袁吉说此计为父亲所出,只求免父一死,皇帝感其孝心,取消了活埋60岁老人的法令。后人把袁表所居的这个村子称之为“留老疃”,以示铭记,东留疃为近些年才改的村名。

只是《人物志·袁表传》却并没有说袁表是哪个朝代的人士,他还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但是当地人一说起留老疃,便会绘声绘色地讲起“六十佬活埋”的故事,如果有人不信,便会有人带着他们到留老山观看那一溜偃生的草,或者带你到安坚寺,让你读读明代刘审问的诗,那可是那个传说故事最好的证据。站在碑前,便让人有理由相信那个村里曾经出过一个孝子叫袁表,因了袁表的影响,历朝历代这个村庄都出现了不少袁表式尊老孝亲的人物。

这个故事让人想到流传至今的养老阁的说法,说的是某个朝代,朝廷有规定,老人凡年过花甲,不能住在家里,必须住进提前砌筑好的养老阁里,可多活一百天,养老阁其实就是活人墓,墓壁由底渐渐向上收小,做成一个圆圆的穹隆顶,老人必须住在里面,子女每日会给老人送饭,送饭的时候顺手得拿一块砖放到养老阁的前门处,送饭百日后,那一百块砖头恰好把养老阁的门堵死,然后任由老人饿死墓中,那样的墓葬有些地方称之为鸡罩篓子墓或者瓦罐墓,应该都是依据墓的形状命名的,这样的墓葬其实在左云县小京庄乡黄山村也曾发现过,墓为穹庐顶,只是左云的这片墓葬墓室底面为圆形,墓壁也为圆形,到了上面,渐渐收缩,最后收缩成一个直径为一米大的圆口,大部分墓的圆口是用巨型圆面石覆盖的,整个墓的形状也像鸡罩篓子,有人也曾猜测这样的墓或者也是另一种样式的养老阁,是不是左云的这个养老阁不必每日用砖来封堵门,最后在墓顶处盖一石板算是直接安葬就难以说清楚了,从墓葬散落在地面的陶片、砖瓦,有专家初步断代为辽金元时期的葬墓。无论是流传在广灵的传说故事还是从发现的鸡罩篓子墓葬看,我们真的会相信,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六十佬活埋”的残酷制度,只是因了广灵的孝子袁表,那一制度才被终止,让天下众多的老人安心颐养天年,如果说左云的鸡罩篓子墓是辽金元时期的,那么那个袁表最晚也应该是那个时期的人物。这个袁表的功劳真的是很大的,当然值得后世的广灵县事刘审问为其提诗和立碑纪念的。

安坚寺内还有关帝殿,关帝殿绘画的是三国内容的壁画。安坚寺除了《观留老草》镶嵌碑外,寺内还有一通清乾隆年间的关帝庙碑和一通清嘉庆年间的《善施碑》,《善施碑》记录的是该村信士刘清修,遵从父母亲好善之心,将一对柴木大梁施与安坚寺的善事。另有一通清道光年间所立的由村中仝氏一门几代接力创建和修缮安坚寺殿西佛堂禅院情况的记事碑。这些古碑其实都有好善和孝亲内容的记载,安坚寺内有一株古树,得几个人才能合抱,也是寺庙一景。古寺、古树、古碑和古老的传说是历史和文明的活化石,东留疃村南的留老山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古老的传说故事孕育了东留疃村千百年来淳厚、朴实的民风,走进这个有着尊老、孝亲传统的村庄,看着那些传统古民居,感受着乡村百姓的生活状态,寻找岁月的历史印记,会让人觉得岁月的静好。

猜你喜欢

养老
漫 画
养老生活
漫 画
新型养老模式需法律赋能
今天,我们如何养老
86.1%的受访青年担心父母的养老问题
嵌入式养老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居家养老应对“银发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