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1奕颖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注意小学语文教学心理

奕颖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儿童对汉文化的初步认知与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的重担,在小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只包括文学知识,它还涉及政治、哲学、历史、社会、生活、道德修养、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诸方面,这些方面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也就是说与学生心理教育有着莫大联系。就比如小学的很多课文都掺杂着人物心理描写,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味人物的心理,同时也会对自己的心理发展起到影响。总的来说,小学心理学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多课文中都被应用。本文着重从“注意力”、“记忆力”两个方面谈小学心理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的应用。 掌握科学的小学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培养科学世界观。本文着重从 “注意力”“记忆力”两个方面谈小学心理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的应 用。

关键词:心理 学;注意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从注意力和记忆力这两方面入手,将小学心理学运用在小学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两方面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小学心理学方法进行施教。扬长补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心理学,让小学生的記忆力更好,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 习能力以及 自身素质,选择适应某一发展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扬长补短 ,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 实的基础 。

一、 小学儿童的注意能力与语文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成的。其中,无意注意在儿童中占主要地位,他们的吃喝玩乐都是由无意注意支持的,但无意注意只是短阶段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有意注意随之占主要地位,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就要依赖有意注意 了。根据小学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的关系。作为语文老师,每教一篇课文,教师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就是在开课的前几分钟,即导入环节。应以活泼生动的导入开始 ,机智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利用新异性的刺激 、对比关系的刺激 、运动变化的刺激等吸引小学生产生无意注意。比如 ,授课《冬天是个魔术师》这篇文章,在导入环节先让学生们自己描述冬天的场景 ,说道:“学生们 ,一年有四季 ,分别是春天 ,夏天,秋天和冬天,我就是四季之中的冬天。你们认识吗? 我会魔法,我能让你们的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过我的给我起了一个外号 ,叫魔术师。”这会激起学生们的兴趣 ,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来。

二 、小学儿童 的记忆能力与语文教学

小学阶段 ,儿童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对于需要记住的字词 ,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将所学的字词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使之成为活动可思考的直接对象。如 ,识字教学中 “数笔画游戏”,将新学的字词进行组合,看谁数得快又准确 ,在做游戏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字词的写法,整个教学气氛又轻松愉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 ,然后编成顺 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又姬在区别 “辨、辩、瓣、辫”字时 ,引导学生根据形旁编出以下顺口溜:“中间有点仔细辨 ,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丝绒扎成辫。”

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 ,提高识字效率,从而提高语文成绩。

三、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阶段,儿童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对于需要记住的字词,教師应指导小学生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将所学的字词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使之成为活动可思考的直接对象 。如,识字教学中“数笔画游戏”,将新学的字词进行组合,看谁数得快又准确,在做游戏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字词的写法,整个教学气氛又轻松愉快;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以“噩”字为例,要求学生看“噩”字像是几个房间?这些房间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编出了“二楼四间一栋房,左右无墙却有窗”的顺口溜。又如:在区别“辨、辩、瓣、辫”字时,引导学生根据形旁编出以下顺口溜:“中间有点仔细辨, 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丝绒扎成辫。”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有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般来说,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意识记效果赶上无意识记效果,最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的效果,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四 、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诱惑足够强大,任何道德的束缚都将土崩瓦解。可见,只有真正的心灵升华,而不是约束 ,才能使人生具有光明前景。“语文学”贯穿着道德内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 “活性地”融化在精神与文字的浸染之中,从而启蒙人生,实现心灵的成长,所以要注重培养他们稳定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萌发,情感控制能力有所发展 ,行为调节能力增强,“独立”个性也开始表现出来。教师掌握这些普遍规律,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小学这一人生启蒙阶段,心理学提供的规律和技巧是值得深入实践的。语文教学也放射着真善美的光辉。教师的心能是塑造学生人格与素质的重要源头,这样才有益于学生未来形成真菩美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五、小学心理学在小学语文课的运用

1小学学生注意能力与语文教育

小学学生的注意能力与语文教学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小学学生的认知活动通常都是依赖无意注意的,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但无意注意难以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

根据小学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特 点,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有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的关系。教师视在课堂上前三分钟,可以用有趣的肢体语言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内容,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或者放一个小短片,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个好的课堂开头远远不够,老师需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尽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感兴趣的教学重点、难点赋予无意注意的特征,但无意注意难以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

例如,讲《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导入时出示课件,“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大家都夸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这会使小学生对整节课都充满好奇和期待,从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些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避免课间下发给学生的新教材,在本节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应首先提醒学生将新教材从桌面放入书包,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翻阅而分散注意力。减少课堂中与语文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无意注意的特征,从而减少刺激作用,降低小学生学习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

2、小学学生记忆力与语文教育

小学学生正处于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阶段,对于需要记住的字词,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将所学的字词安排在l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使之成为活动可思考的直接对象。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需要被培养,以便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对于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如,背誦诗词,背诵前先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结合着理解进行记忆。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巩固记忆最好的方法就是复习,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复习分量的安排要适当,既要避免过渡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下面举几个例子解释上面提到的方法。

如,识字教学中“数笔画游戏”,将新学的字词进行组合,看谁数得快又准确,在做游戏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字词的写法,整个教学气氛又轻松愉快;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以“噩”字为例,要求学生看“噩”字像是几个房间?这些房间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编出了“二楼四间-栋房,左右无墙却有窗”的顺口溜。又如:在区别“辨、辩、瓣、辫”字时,引导学生根据形旁编出以下顺口溜:“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丝绒扎成辫。”如,采用直观形象记忆法,讲《小蝌蚪找妈妈》时,多数小学生会产生疑问:青蛙怎么会是蝌蚪的妈妈呢?教师可以提供一段关于青蛙成长的科普影像,以让学习直观地理解其成长过程

六、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 内容 ,构建 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例如:教师通过选择典型课文,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悟 ,对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的深入体会,发展學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通过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品格的描写,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教师细心挖掘 、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例子的研读中,一定能挖掘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 ,收到心育的实效。

七 、小结

综上所述 ,小学心理学理论是很重要的,其不管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还是小学的所有教育 ,都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这个规律下,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学生们对实施的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和前进。以期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学生可接受的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1]姜琳琳.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的思考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

[2]范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学的结合U].小学时代(教师),2010(04).

[3]吴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记忆教学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5).

[4]Y-.永斌,冯海英,王海林域 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Ⅱ].魅力中国,2010,(06).

[5]马战云.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5).

[6]T 4~-认 知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卟黑龙江科技信息,2 0 1 2 ,36 :2 22 .

[7]刘艳霞.小议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新课程学习(社 会综 合 ),2009,10 :4 8.

猜你喜欢

注意小学语文教学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