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蜕斋记》阅读

2020-10-21张海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书斋参考答案解析

张海

阅读指导

古代记叙书画杂物、名胜山水、历史掌故、社会风俗、人情往来等的文章,统称为杂记。这类文章多构思巧妙,手法灵活.形式多样,文笔轻松,描写生动,知识丰富。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其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等特点,透过文中的人、事、景、物等,把握文章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还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由点及面、逐层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深刻意蕴。杂记阅读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剑蜕斋记

[明]李流芳

剑蜕,志梦也。往余昵孺谷、小史荃之,情好方洽,忽梦荃之过予,裒中瑟瑟若有物,出之,一蛇蜕也。其长盈丈,捉而投于余榻。余惧,拔剑拟之。觉而占之,蜕者,化也,剑者,割也。彼且为幻化,而吾以慧锷割之,余与荃之之好,其不终矣!因颜其斋日“剑蜕”以识之,兼题东坡二语于壁日:“事过始堪笑,梦中今了无。”然余之昵荃之也愈甚,众皆笑之弗顾也。亡何,而荃之以瘵死,孺谷亦暴亡。一恸而悟,梦始验矣。始孺谷以八分书斋额,岁久蠹坏。今年小葺斋屋,为重书之,而叙其事以为记。

嗟乎!所谓荃之者,十年以来,已不复入吾梦矣。当时绸缪缱绻所为求致其情而不得者自今思之余亦自笑其痴而况于人乎?方余之梦也,固已知其为梦也。知其为梦而不悟,必至于死而始悟,余之剑亦不利矣。虽然,岂无之死而不悟者乎?夫今梦昨梦,皆梦也。余其悟而不复梦,斯可以说梦也已。余故记之,以自傲,并以告世之寻梦者。

(选自《李流芳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绸缪/缱绻所为/求致其情而不得者/自今思之/余亦自笑其痴/而况于人乎

B.当时绸缪缱绻/所为求致其情/而不得者/自今思之/余亦自笑其痴/而况于人乎

C.当时绸缪/缱绻所为/求致其情/而不得者/自今思之/余亦自笑其痴/而况于人乎

D.当时绸缪缱绻所为/求致其情而不得者/自今思之/余亦自笑/其痴而况于人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坡,苏轼的别号。号,是中国古人在名、字之外的别名,多为自己所起。别号同“名”一样,也常作为古人称呼之用;与人交往(尤其对尊长)不可直呼其名。

B.八分,隶书的一种。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的秦国,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之风,对后世书法有不小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C.额,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称匾,表达建筑物名称、性质之类的称额;内容多取材于辞赋诗文,艺术上兼书法篆刻、建筑等审美要素。

D.记,古代散文体裁之一,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这种体裁出现较早,至唐宋而大盛。写法上多以议论为主,而兼有记叙、抒情成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文笔洗练,不枝不蔓。开篇简洁,点明书斋取名缘由,寥寥数语概述梦境及题写书斋名字前后情况,以簡要议论作结。

B.本文先叙后议,思路清晰。先记梦中之事,再写梦后自己所为,并叙朋友伤逝之痛,最后抒发自己对梦、对人生的感悟。

C.本文笔墨平淡,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自然,没有使用浮夸之词,如“十年以来”“不复人吾梦”等语蕴含真挚深厚之感情。

D.作者议论深刻,鞭辟入里。以记梦为引,感悟到人生于世要淡化嗔痴、顺应自然,再美好之事物、美好之感情也终将逝去,不必过多留恋。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觉而占之,蜕者,化也,剑者,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其为梦而不悟,必至于死而始悟,余之剑亦不利矣。虽然,岂无之死而不悟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

1.【解析】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句子结构,做出判断。

这句话的大意为:那时候我们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所做的是想设法记住我们的感情,却没有能够实现。现在想来,我也笑话自己的痴心,更何况别人呢?

“绸缪缱绻”,即使不知其意,根据字形,也可知其为连绵词,所以不宜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其痴”为“自笑”的宾语,“而”为连词,多位于句首,所以“其痴”应与前面相连,据此排除D项。

【参考答案】B(当时绸缪缱绻,所为求致其情而不得者,自今思之,余亦自笑其痴,而况于人乎?)

2.【解析】D项,“写法上多以议论为主,而兼有记叙、抒情成分”有误,应该是“写法上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就是记叙的意思。

【参考答案】D

3.【解析】D项,“议论深刻,鞭辟人里”的说法不当。本文是以记叙、抒情为主,表达内心伤痛之感,议论是缘事而发,谈不上“深刻,鞭辞入里”。

【参考答案】D

4.【解析】翻译句子,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意,然后一一落实句中词语,尤其是重点词,一定要准确理解。第(l)句重点词:觉(醒来)、化(死亡)、割(斩断)。第(2)句重点词:悟(醒悟,觉悟)、虽然(即使这样,尽管这样)、之(到)。

【参考答案】(1)梦醒后占了一卦,(卦相显示:)蜕,预示着死亡;剑,意味着斩断。

(2)意识到它是梦,却还没有醒悟,一定要到荃之死才真正明白,我的剑也太不锋利了。尽管如此,难道就没有到死也不能醒悟的人吗?

【参考译文】

用“剑蜕”来命名我的书斋,为的是记梦。以前我和徐孺谷、小史荃之亲近,感情一直特别融洽,忽然梦见荃之来看我,袖子瑟瑟作响,好像有东西,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条蛇蜕。它的长度超过一丈,荃之抓起来扔到我的榻上。我心里恐惧,拔出剑来就要砍。梦醒后占了一卦,(卦相显示:)蜕,预示着死亡;剑,意味着斩断。他将要仙逝,而我挥舞利剑想要斩断蛇蜕(阻止他的死亡),我和荃之的交情,恐怕不长久了!于是命名我的书斋为“剑蜕”来记住它,同时在墙壁上题录了苏轼《和晁美叔》中的两句诗:“事过始堪笑,梦中今了无。”然后我越发亲近荃之,大家笑话我我也不顾。没多久,荃之因为患痨病过世,孺谷也突然离世了。悲恸之后我才明白,先前梦到的事全都开始应验了。当初孺谷用八分字体题写的书斋匾额,时间长了,已被虫子蛀坏。今年我把书斋稍微整修了一下,重新题写了斋匾,追述事情的原委,写成这篇小文章。

唉,所说的荃之,十年以来,已经再没有进入我的梦里了。那时候我们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所做的是想设法记住我们的感情,却没有能够实现。现在想来,我也笑话自己的痴心.更何况别人呢?当初我做梦的时候,原本就知道它是梦。意识到它是梦,却还没有醒悟,一定要到荃之死才真正明白,我的剑也太不锋利了。尽管如此,难道就没有到死也不能醒悟的人吗?今天的梦、昨天的梦,同样都是梦。我真正明白了并不再做梦,这样也就可以谈谈那个梦了。我特意记下来,以使自己警醒,并且用它来告诉世上其他寻梦的人。

猜你喜欢

书斋参考答案解析
《书斋里的幻想者》
书斋江湖
春日赏雨
睡梦解析仪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