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胃肠炎的防止及治疗策略

2020-10-21赖庆辉伍尚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赖庆辉 伍尚锦

摘  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目前猪养殖过程中很常见的动物疫病,能在短期内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发病,对首次感染的猪群所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尤其是母猪生产后对幼崽进行哺乳时,会对幼崽产生很大的危害。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以猪胃肠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病特点、临床症状,最后提出了防空策略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典B类疫病中必须检疫的猪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对仔猪的影响最为严重。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后的死亡率较低,成年猪感染后几乎没有死亡,但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降低饲料报酬。该病也可引起母猪流产。目前,该病广泛存在于许多养猪国家和地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育肥猪和成年猪感染该种疾病后,病情较轻,通常不会造成死亡,往往在1~2周内可自行恢复。

1.发病特点

1.1发病率高

流行现状调查经近年生猪规模养殖生产实践统计,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导致能繁母猪死亡的主要病种之一,其发病率高达30%以上,且母猪感染后其后代存活率极低,多为死弱胎,对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构成严重危害。该病也是生猪腹泻综合征的代表症之一,30日龄以内仔猪感染该病会产生剧烈腹泻及呕吐,并由于严重脱水及自体酸中毒而迅速衰竭死亡;该病以温差波动较大的初春、秋冬季节最高发,说明发病与低温应激和环境恶化密切相关;中青猪发病呈一定的耐过性,耐过后产生免疫力,较少死亡,总体表现为随日龄增长,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康复猪生长滞缓,甚至成为僵猪。

流行病学特点猪是该病惟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品种和日龄的猪均可发病,重点危害孕产母猪和哺乳仔猪,哺乳仔猪发病可造成批量死亡;发病、死亡率与日龄有密切关系,60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病程较短、死亡率最高,其中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死亡率达100%,10日龄左右仔猪病死率约50%,5周龄以后较少死亡,但多成为僵猪;混养其他动物或带毒个体串场很容易散布该病,带毒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养殖环境及饮食源可造成循环再感染;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侵入而感染,普遍表现为低温季节(初春、秋冬季)较高发,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1]。

1.2具有周期性

本病呈周期性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秋冬、初春季节。猪群一旦发生,在猪群迅速传播,数日内可使猪群大部分猪受感染。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但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症状轻微,大多数能自然康复。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乳汁、鼻液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及用具等,由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易感猪体内。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猪不多,但隐性感染率却很高。另外,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湿度大,饲养密度过大以及各种应激刺激均易发生本病的传播。本病常可与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

1.3病原体传播

病猪和带毒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排泄物、乳汁、呕吐物、呼出的气体等均带病毒。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给易感猪,新疫区多数由于引进带毒猪或由人及其他动物(如耐过犬)引起传播,新疫区7~14d的乳猪发病死亡率很高,种猪和母猪呈良性经过并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老疫区由于母猪大都具有抗体,所以哺乳仔猪10日龄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甚至不会发病,而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抗体的保护,易成为易感猪。猪传染性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从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份发病最多,夏季发病最少。仔猪多在早春季节发病,发病5d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

2.临床症状

2.1潜伏期与猪年龄关系

潜伏期随感染猪的年龄不同有差异,仔猪12~24h,生长育肥猪2~4d。

2.1.1呕吐,拒食

绝大部分没有呕吐,食欲大幅度减少,首先拉软粪继而喷射状腹泻。粪便灰色或黄色,恶臭。病猪精神不振,喜卧,喜饮水,体温正常或稍高。哺乳仔猪突然发生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哺乳之后。接着发生剧烈水样腹泻,粪便为灰色或黄绿色,有时呈乳白色,带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有恶臭。发病初期病猪体温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迅速脱水,很快消瘦,后期由于脱水,粪便黏稠,体重迅速减轻,发病后2~7d死亡,耐过的小猪,生长较缓慢,成为僵猪。

2.1.2成年猪发病率接近100%

发病猪只症状较轻,食欲降低,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饲料。在腹泻初期,偶有呕吐。在发病期间,体重明显下降。

2.1.3母猪仔猪同发病

有些哺乳中的母猪发病后,表现高度衰弱,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严重腹泻。妊娠母猪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症状。

2.1.4食欲减退后仔猪拉稀

粪便呈黄色、淡黄色或黄绿色,并带有未消化的乳糜。病猪出现不同程度脱水,消瘦,极度口渴,病程2~3天,出生1~3天的仔猪脱水和饥饿而死,较难治愈。

保育猪、育成猪受到轻微感染,约20%发病。发病前采食量下降,体温正常,大部分拉灰色糊状稀粪,少部分粪便水样沿肛门沟流下或喷射状喷出,黄绿色或黄色。肛门红肿外翻,被毛粗乱,喜饮水,无死亡。

3.豬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策略

保证饮用水干净、充足水是猪生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一旦水的摄入不足,就会严重影响其对食物的消化效率,导致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从而进一步影响生长发育。水是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较好溶剂,如果饮水不足,就会使猪不能很好地排出代谢废物及毒素,而在这种生长状况下的猪,其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5.2引进猪只时的注意事项尽量不要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病率期间(尤其是寒冷季节)引进猪只。猪场在引进仔猪时还应重视对母猪的检查,并要保证母猪没有感染该病毒的病史。从外地引进的猪,一定要隔离观察10~15d,以确定其有无携带病毒。5.3加强猪舍或猪圈的饲养管理猪舍内定期通风换气,做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猪舍干净、整洁;适当提高猪舍温度,使猪舍温度保持在32℃左右;保持猪舍内干燥的生存环境,避免潮湿闷热,尤其是在夏季更要加强通风防暑;保证适当的饲养密度;根据需要铺设秸秆、锯末等垫料,做好防潮处理[2];

3.1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场

隔离一旦暴发猪传染性胃肠炎,要立即封锁隔离,并将病猪与健康猪分开饲养,从而达到保护仔猪免受感染的目的,同时还要严格限制人员来往,且要认真做好灭鼠工作。

强化消毒消毒工作作为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场内外环境及猪体表病原体的有效办法,是日常预防工作的重点。选择高效、优质的消毒剂,定期销毁病死猪,定期清理圈舍粪便。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争取做到运输工具消毒、猪场饲养人员手及鞋底消毒、路面消毒。在疫病多发季节,要每天用消毒剂进行1次消毒,其他时间段每周消毒1~2次,生活区、过道、猪场大门、猪圈门口,要每隔1~2d喷雾消毒1次;通向生产区的路面及其周边每隔2~3d也要消毒1次。猪圈门口应设置消毒池,以便于消毒,还应加强对进出车辆的消毒管理。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负责饲养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定期给猪接种疫苗,以确保猪只能够正常、健康地成长。在猪妊娠前的30d之内,注射弱毒冻干疫苗,以提高其对该病毒的抵抗力,从而很好地确保母猪和仔猪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猪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就会对初生仔猪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及影响。经观察发现,仔猪出生10d内被传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仔猪出生后1~2d内要对其接种该病疫苗,以提高仔猪的免疫抵抗能力及存活率[3]。

3.2加强管理

猪群一旦发生本病,立即封锁发病猪场,隔离病猪,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

在生产管理上应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猪舍做到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特别是冬春季节,日夜温差较大,对刚出生仔猪要保证舍内温度,尽早吃足初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猪时,对引进的种猪必须严格隔离检疫,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种猪。

平时对猪舍应做全面系统的消毒,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临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应用温水擦洗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生长育成舍每周应進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工作。

4.治疗措施

4.1对症控制、综合治疗

西医治疗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1.为预防脱水和酸中毒,可用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水1000ml配成溶液,让猪自由饮服。对不能饮水的病猪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

为预防细菌的继发感染,可用庆大霉素、黄连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用康复猪的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天口服10ml,连用3d对新生的仔猪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2中医治疗

组方:党参18g、薏苡仁30g、炒扁豆18g、陈皮12g、砂仁12g、白术12g、桔梗12g、茯苓18g、厚朴18g、半夏曲12g、藿香18g、黄连3g、甘草6g。

方义:本方以参苓白术散和

连朴饮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白术、甘草益气补脾;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渗湿健脾;陈皮、砂仁行气化滞而醒脾;桔梗升脾胃清气上达于肺;黄连、清热、行气导滞;半夏曲化痰消食、降逆和胃;藿香辟秽化浊,诸药相配,升降并用,扶正祛邪,共奏益气健脾、清热化湿、止泻和中之功。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罐,加入5000ml的开水,浸湿30min后,武火烧开10min后改为文火煎,至剩下1000ml药液时,离火,滤汁,候温后灌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本方药物用量适合体重10kg左右的猪10头一天的量,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猪数量的多少和体重的大小而按比例相应增减药物剂量[4]。

参考文献

[1]  李红杰,猪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治措施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6,(5):3.

[2]  初琪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4):3.

[3]  张丽娜,猪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治[J]. 四川畜牧兽医,2013,39(6):3.

[4]  高永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3(12):3.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