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视域下的农村基层党建研究

2020-10-21李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互联网+

李萍

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依靠基层、建强基层这一条永远不能丢。”农村基层党建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建全局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基层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和治理水平高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层党建各方面呈现时代烙印。农村基层党建必须立足时代特色、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群众需求,运用“互联网+”,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激活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互联网+”时代视域下党建工作概述

1、“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生态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生态”使得传统政党政治环境不断被重塑,在政党的组织、功能和领导权的内涵与过程,不断渗透着网络系统的内在逻辑。互联网的融合使得基层治理面临新环境,“互联网+”不仅仅成为党和政府与媒介环境和谐互动的重要阵地,也成为了党员领导干部能力不断要求提升的重要方面。因此,树立互联网思维,深刻认识互联网的时代意义,把握好网络执政的时代效应,是“互联网+”时代视域下党的执政理念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成为基层党建发展的重要抓手。

2、“互联网+”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各级党委要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媒体时代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基层党建的发展必须融合互联网思维、顺应互联网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功能与优势,有效拓展党建工作阵地,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完善党组织服务模式与工作机制,提升党建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3、农村基层网络党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党建”能够激发党建创新活力,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化、规范化提供新手段与新载体,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风建设提供新方法与新工具,极大改变我们党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与工作手段。囿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复杂性、滞后性、差异性,传统农村党建向新型党建模式发展转型中难免出现难以有效应对互联网迅速发展。加上网络“双刃剑”,党建工作的内容和长效性容易被忽视,求新求变浮于表面,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宣传教育层面,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互动沟通有限,党建信息化融通互动水平不高,党建平台化建设实现资源效益化有待加强。

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梳理

基层党建存在个别地域发展失衡问题。一些农村基层党建功能发挥相对不足,存在失衡性发展,呈现“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民群众政治水平高、思想觉悟高的农村地区,其基层党建工作推进较为顺利,基层党建发展相对较为完善。在相对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其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推进难度则相对较大,在农村基层层次上,这种现象更常见。

基层党建提档升级不够。基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长期的经济与党建“两张皮”现象,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片面化、表面化、边缘化,加上传统的党组织架构已愈发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难免“发育不良”,平台整合不到位、信息化覆盖不全面、党建数据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党建水平的提升,难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档升级任重道远。

基层党建创新活力不足。近年来,基层党建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反响良好的基层党建品牌。但是在一些发展落后地区,囿于自身建设不足,加上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群关系不紧密、服务意识不强烈、思想观念不转化,导致党建工作单一、党建格局落后、老问题不会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又多用老办法,互联网思维与运用僵化,创新活力不足。

2、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滞后的原因分析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在新时代改革背景下,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党的重要工作。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激活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但是不可否认,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一些较落后地区还是存在,究其根源在于其政绩观的急功近利與思想认识的狭隘。

制度供给有待完善。一些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规范化与常态化机制构建上缺乏清晰明确、行之有效的制度引领与刚性约束的制度规范,导致监督不力、浮于表面作风存在。考核评价机制滋生工作不落实、责任不到位、活动不经常、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也使得党建队伍缺乏工作热情,做好不做好一个样,基层党组织发展活力不足,凝心聚气不足,党建成效难以释放强大能量。

人才队伍有待加强。从目前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看,仍然存在着“班子不强、队伍不优、年龄老化、水平偏低、观念陈旧”等突出问题。“青年党员发展难”和“支部书记选任难”,一些基层党组织表现出了“能力不足”与“本领恐慌”,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提升工程有待加强,亟需合理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

三、“互联网+”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思考

1、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认识网络党建的重要意义,增强基层党建发展的内生动力。

农村基层党建长期的党务工作习惯造成部分党务工作者和领导思维方式僵化,对新方式适应不了,容易造成工作上的摩擦阻力与不重视,削弱“互联网”的有效性。必须树立“用网络、重党务”的观念,转变思维,充分用好“网络”技术手段,杜绝做表面文章的形象工程,做到工作流程与业务整合,切实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变革。

2、利用“互联网+”载体,创新完善党务工作平台,搭建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党建新格局。

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积极打造党建网络系统新格局,形成“互联网+群众工作+党内民主+组织工作+舆论宣传工作+党员教育培训+监督工作”一体化,既可以节约行政成本,又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循坏,拓宽扩深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推进党建工作逐渐迈向开放,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建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利好,构建网上“系统+平台+机制”系统工程,形成互联网上党员之家,搭建网上党群互动机制,扩展交流空间,用好互联网这个变量,形成基层互联网+智慧化党建新格局。

3、激活“互联网+”活力,发挥党建工作牵引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必须尽快适应“互联网+”新常态,积极改变传统工作和管理方式,实现工作创新与转型升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辩证认识“互联网+”是一种手段,不能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真正激活“互联网+”活力,发挥党建工作的牵引力。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新时代改革创新本领,提升媒介素养,发挥网络优势,强化党建理念创新,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扎实开展,促进党的执政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互联网+党建1+1>2”的作用,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互联网+
农村基层腐败犯罪情境预防机制构建探析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党员文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