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诗题材的剧本改编
2020-10-21尕玛加
摘要:格萨尔王传是中国少数民族藏族的一部伟大英雄神话故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被誉为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本文用观察和比较法分析和探讨了对这样一部史诗巨著进行影视改编的可行度和艺术价值的转换,以及“忠实”与“创造”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剧本改编;史诗;格萨尔王传;“忠实”与“创造”
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被完美地打造成影视剧本并搬上荧幕,剧本的选择有它必须遵循的规则。历史悠久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对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作了生动而真实的描绘,给人很强的感官冲击力。
一、《格萨尔王传》艺术价值的转换
格萨尔王传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像荷马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一样,是一种传统英雄史诗。当然它跟其他史诗一样一定是某个历史阶段的真实人物和生活的写照,只是后来慢慢被神化,而后又经过文学艺术加工,最终形成如今的作品。它实际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民族沧桑变迁史的巨型画像,主要涉及藏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军事等领域,深刻反映了藏族几千年的璀璨文明史。
《格萨尔王传》主要是以“艺人”说唱的形式流传于世,说到底是一种语言艺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关系的揭示,大至千军万马的厮杀场面,小到人物手中的一件武器;大至各国各部落的山河城池,小到人物的衣物装饰,通过这种说唱方式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有:“我脸白犹如皓月升,皓月凌空皎皎明,乌黑的头发闪闪发亮,松石宝冠映脸红;珍珠花鬟在發间,玛瑙缨络佩满胸,白绫丝带随风飘,好像仙女离天宫……”仅用几句话就把一个人物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这种能给人的感官带来巨大冲击力的作品都应当具备被改编成剧本的基本特质。众所周知,《格萨尔王传》不仅是诗的宝库,更是乐曲的宝库,它拥有成千上万支曲调,纷繁多彩的曲名尤其让人眼前一亮,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成为重要的音乐现象。乐曲随故事情节的转换而改变,重在反映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剧本改编除了涉及时空串联和语言转换以外,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中的音乐主要以两种方式呈现,即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音乐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风格。”
《格萨尔王传》的艺术价值从一个媒介到另一个媒介转换时,首先导演要解决如何用镜头去讲述一个好故事,再去建立清晰的故事线与情节结构。而对于艺术价值的转换问题,它必须遵循相关规则,诸如专业规则、市场规则、团队要求、观众需求等。“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不难发现,改编的结果——最终影视作品的呈现是否能赢得市场的认可,除了原作本身积累的人气外,不仅仅依赖于剧本改编一个因素,更多取决于一个团队的综合表现,这是由影视作品独有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所以我们除了需要一个好编剧外,还要具备一个好的导演、场景、演员、摄像、服饰到后期剪辑、配音、营销等。我们在视频网站上看到的其他民族改编的《格萨尔王传》影视作品都有缺乏文化背景的现象,藏族人自己拍的影视作品也存在一些同样的问题,比如导演和制片为非专业人士,影视产业市场尚不成熟,演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在有时候还能成为优势),只要略懂一二就去摸索着做,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出彩。但在我看来,即使是这样,也要在不断的犯错中寻求方法,让大众去鉴别,征求观众的意见,一定能够得到改进和提高。
转换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免去拍摄上的诸多不便,可以采取文学作品的手法。比如,一旦发生时空变换,可以用三言两语带过;一旦出现大幅度的时空跳跃,可以出现字幕,需要时可以有旁白和音乐,当然要尽可能地去达到该有的艺术效果。《格萨尔王传》中对于人物的描写等抽象内容,手法多样而灵活,如奇想、排比、比喻、夸张、暗示等方式的运用会给剧作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提升影视作品的意境。
二、“忠实”与“创造”
《格萨尔王传》是诗化的历史,历史肯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诗歌一定带有想象的色彩,诗化的历史一定是带有想象的历史。它属于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格萨尔王抑强扶弱,造富百姓的伟大精神和事迹。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就是史诗的灵魂。因为格萨尔史诗的流传分布基本上都是牧区,与游牧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藏族人自己改编的影视作品会比其他没有文化背景的人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味道的原因。一部影视作品是否忠实于原著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忠实于原著的故事情节、语言文字、主题思想。编剧、导演和制片人按照影视剧本的要求对原著内容经过精心筛选之后,可以按照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对原著进行改编。但史诗不同于名著,史诗的语言本身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可以把它直接或者间接地转换到影视作品中去。笔者认为史诗改编不仅要忠实于原著的主题,还要忠实于原著的语言文字。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总能发现有不少影视作品都经过改编,剧本改编其实也是再次创造,改编要经过反复的比较让它成为自己的东西。“较之观众、编剧、导演求新求变的心理似乎更为强烈,更希望在其作品中显示时代的审美特征与创作者本人的艺术个性。”因此可以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对原著进行适当的改动。“编剧首先要明确剧本的主题,也就是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关于谁的问题”之外,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上可以采取节选、浓缩、扩充和删减等方式;剧本改编的过程中要做到慎之又慎,处理好“忠实”与“创造”的关系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成败关键。
三、总结
《格萨尔王传》为我们提供了走近和了解古代藏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丰富材料,对现代的观众是有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的。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社会因素投射在藏民族身上的痕迹,而且还相当集中全面地反映了藏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积淀和凝聚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心理。我们想把这样一个充满魔幻和传奇色彩的史诗改编成剧本搬上荧幕是很有难度的,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正如万玛才旦导演所说,在以汉语普通话为主的电影市场,你想把一个史诗性的藏族故事拍出来,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需要投入百分百的热爱和激情,克服重重困难,动用能有效利用的所有资源,在日新月异的影视文化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大胆创新,努力把《格萨尔王传》改编成既富商业价值,能吊观众胃口,又具社会进步意义,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尕藏才旦.史前社会与格萨尔时代[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杨恩洪.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佟锦华.藏族民间文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本项目由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一般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编号:CX2019SP16
作者简介:尕玛加(1992.6-),女,藏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研究生在读,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藏汉翻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