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童心世界绘一抹绿色

2020-10-21张合荣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绿色生命

摘  要:大自然蕴含着大量的自然生态教育资源,以生命教育为契机,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幼儿亲身体验、感知、领悟的方式,体验自然之秀美,感受生活之丰富,融入社会之和谐,利用生态环境体现主题活动的精彩,从而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态园区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不少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生态体验;绿色;生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目标要求中指出:“ 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动物,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乐于参加探究活动,感受体验发现的乐趣。

一、走进园区,感受其蕴涵的教育价值

静下心来,我们重新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中所蕴含的新理念。大自然、大社会是一部丰富真实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教育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二、走出校园,确立生态园区主题教育活动的场所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儿童教育应当“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作为儿童的导师,应当虚心地向这部伟大的活书学习、讨教,并将儿童领入这一充满生机的课堂,学习那些在教室里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而这些活的知识和本领,正是人生所必需的。《纲要》中又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带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广阔、生动的大自然课堂,走向孩子们生活的社区,走进樱花大道……同时,结合本土各种资,源充分挖掘生态园区的资源,寻找与实现五大领域目标对接的教育资源,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学习路径,巧妙地将教育的智慧嵌入孩子们的自主活动之中,建立了与自然、社会、生活相联结的“主题教育活动基地”。

三、回归生活,构建生态园区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

生活是教育的内容,陈鹤琴主张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因此我们把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态园区的教育资源,通过大自然环境、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来开展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构建活动课程。

我园始终秉承着“生态体验 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态体验文化,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14亩,绿化面积占2500平方米,种植有太阳花、樱花、紫玉兰、牡丹花,在园里就能看到牡丹花的美,闻到牡丹花芳香。园内种植了石榴树、枇杷树、柿子树、核桃树等,品种众多,便于孩子们进行采摘,体验生态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结合四季种植各种蔬菜,种植花生、红薯等,可以使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就能感受种植、成长、丰收的过程,丰富幼儿园生态教育实施方式,提高幼儿园生态教育质量。

一、环境,润物无声

幼儿园从整体环境上营造了一种普及环保知识的氛围。走进大门,看到的是绿意盎然的植物,漫步在小木桥上,大小不一的“鸟笼”唤醒人类给予鸟儿的自由;由繁到稀的“森——林——木”呼唤大家爱护森林;西南角设置的“嬉水池”“嬉沙池”更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雀跃在蓝天白云下,嬉笑于绿草鲜花间,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流淌着美丽和祥和。

二、体验,自然感悟

幼儿园利用生态体验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去亲近、欣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学会感激、敬畏与尊重,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渗透环保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与节日相结合,让幼儿充分在玩中学、乐中学。幼儿园根据环保活动对活动主题进行了精选、罗列和归纳,形成系统的体系。如“植树节”给小树挂牌,每个班都承担分管小树的义务,定期给小树松土、施肥,绿色小卫士发放绿色宣言,讓孩子知道树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成员;“世界粮食日”的生态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亲自播下种子长出苗苗,体验种植的整个过程,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来之不易;“爱鸟周”为小鸟建造“食饵台”亲近鸟类;给小兔子喂食物;开展关爱动物大行动,告诉孩子们,动物也是地球上的一员,有了他们,世界才更美好!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好情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知识,使生态新芽萌发出绿色生命力!

三、课程,感染熏陶

幼儿园挖掘现实资源,创新出一系列生态教育教学活动。例如中班《拜访草地里的小动物》创设了一个不打扰自然界动物与植物的“自然小境”,通过扮演到“自然小境”做客的角色,遵守“不说话、不乱翻小动物财产、只观察和倾听”的行为要求,如雨后清晰,老师和孩子们通过一起寻找、发现、观察、认识蜗牛,画蜗牛的过程,由此唤起幼儿对生命、地球上所有动物以及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尊重。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也会随“季”应变,利用季节特征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利用秋季的落叶展开的中班区域游戏活动《树叶的秘密》。各区域活动材料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幼儿在巧手体验区进行了树叶贴画、树叶拓印、树叶线描画,语言区讲述三间树叶房子、欣赏关于树的绘本;益智区学习按标记给树叶排队、找相同的树叶、树叶拼图、观察叶脉、认识各种树叶等。让孩子在游戏之余感受自然的馈赠,愈发亲近自然。

生态“绿色”环境不仅是大自然的生命本色,也是人们保护、向往、追求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意识体现,是人生命精神的外显。今日的幼儿是明天的希望,幼儿环保教育任重道远,幼儿园在推进生态教育的工作中,随着一个个场景的观察、一个个问题的思索、一个个活动的感悟,把绿色的种子播种在了幼儿的心中,让幼儿们逐步明白,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生长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让孩子们的绿色之芽从小在心灵萌发成长,共创一个绿色之梦。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2]  学前教育研究2010

[3]  学前教育,2007,(4):22-23.

作者简介:张合荣,1972年11月20日,女,汉,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人,本科,鹤壁市实验幼儿园,中小学一级教师,学前教育。

课题名称:幼儿园生态体验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

课题编号:2019-JKLX-096

猜你喜欢

绿色生命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绿色时尚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追踪绿色的秘密
绿色
震撼瞬间:怒放的生命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