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2020-10-21张雪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造力小学科学实验

张雪梅

摘  要: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个体自我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中小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笔者主要通过列举小学科学实验中不同的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如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创造力;策略

在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造力以及团队精神等。这也正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就担负起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及创造力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教师素养,保护学生好奇心

少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有较高创造性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实验教学中,当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好奇想法,理解学生的忘乎所以,允许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狂热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实验教学活动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比如在大气压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新课导入前设计一个“吹不掉的乒乓球”实验,把漏斗的敞口朝下,嘴含着漏斗的另一端,将乒乓球放入漏斗的敞口内,用手托住,使劲用嘴向漏斗里吹气,同时将托着乒乓球的手放开,结果乒乓球在漏斗敞口附近跳动着,始终没有落下来,整个课堂四十五双眼睛齐刷刷地盯在乒乓球上,气氛十分活跃,分组探讨效率很高,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顿时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整堂课四十五个学生无一走神,都深深沉浸在我们的课堂中。

二、创建民主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小学科学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创建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在课堂上注重辨识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收集一些理论依据来对既定的事实提出一些不一致的见解,并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或辩论,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证据搜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冬眠与迁徙》这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前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当一个孩子提出松鼠冬眠过冬时,另一个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有些地区的松鼠进行冬眠,有些地区的则不会,他提出如何过冬是动物们的一种选择,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论证,无论他们的观点正确与否他们总能收集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培养自身的创造力。

三、科学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

(三)实验设计要就地取材。

我们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问题,而且,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如设计“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这个实验时,学生需要把乒乓球当作卫星实验,但有的小组材料不全,缺少乒乓球,他们灵机一动,用自己将要扔掉的废纸团成团模拟卫星,顺利的完成了实验。学生通过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全班讨论完善了自己的看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独立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创建科学实验的情境

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实验是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活动就是对于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疑问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科学实验的情境,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走近科学实验,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例如:在讲述《哪杯水多》这一课时,教师利用熊大熊二的玩偶剧进行导入,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帮助熊大熊二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一环接一环,层次清楚分明还特别有趣,激发孩子成就感,让学生在实验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合适的实验中寻找创造的灵感。

四、结语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二是训练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课教学有大量的实验,学生不仅能通过实验过程认识事物,还能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规范操作技能以及勇于实践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使学生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师大出版社,2004.

[2]  张修学.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选择[J].小学科学,2018,(3):182.

[3]  沈文林.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科学教育,2017,(8):163.

猜你喜欢

创造力小学科学实验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