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低段学生习惯养成策略的探寻

2020-10-21王阳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行为习惯策略

王阳春

摘  要:小学低段是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更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加强小学低段学生的习惯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段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在平时工作中留心观察,用心琢磨,耐心引导,才能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以低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和实践作为切入口,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思考。从低段学生习惯指导现状的透视、低段学生习惯指导尴尬的原因、低段学生习惯指导策略的探寻三方面,阐述渗透德育教学内容,提升低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行为能力,倡导立足学生童真之心、尊重儿童成长规律,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落实低段德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低段;行为习惯;策略

低段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各种习惯往往由观察、感受、模仿而习得,模仿能力特别强。作为教师,不应完全期待学生用这种方式培养好习惯,而应该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必要的行为教育和指导。本文将从探寻低学段学生行为习惯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教师有效引导为切入口,寻求具体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增强低段学生习惯培养的效果提供一些启示。

一、低段学生习惯的现状的透视

小学低段正是处于启蒙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就需要在他们在可以培养调整的阶段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一阶段的习惯培养非常重要。

然而实际上低段的德育教育让人看不清习惯指导的真相。低段班级事务繁杂教师要亲力亲为,认为学生没有老师确定的行为指导框架就难以培养出好的习惯来。于是进行习惯指导时谨小慎微,采用各种条例制度来加强管理。老师也会视情而制定班级目标和行为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但你真正走进这样的班级,你就发现,所谓的习惯指导,只是老师把习惯要求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然后要求学生都自觉执行规定,班主任便很少再进行更深入的习惯引导。令人惋惜的是,我们往往发现教师所能采取的补救方法是理性的教育,更甚是严厉的斥责,导致了因为缺少德育的温度,使习惯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遗憾。

二、低段学生习惯指导尴尬的原因

低段习惯指导缺失的问题经常会指向教师。然而从教育的主观意识上说,没有人会像教师那样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养成好的习惯了,但是愿望与现实总是有那么大的差距。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培养是长期实践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问题的凸显呢?

从主观上讲,部分教师没有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行为能力,“急功近利”,意识到了习惯指导的重要性而时间经历有限,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会了”。教师没有从长远的视角去看,只关注到技能的传授与学生的实践对推动习惯养成的意义和作用,而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习惯养成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指导内容,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没有反复引导、坚持锤炼的过程,良好习惯便不能在学生心中深根发芽。

三、低段学生习惯指导策略的探寻

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行为,它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动力和定型。小学低段的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而这些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以下是低段学生习惯指导策略的探寻方法:

将儿歌引进低年级教学中,正是希望由此为孩子们打开学习的趣味大門。针对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认知能力偏低、记忆容量有限,但同时低段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可以充分利用儿歌所具有的短小精悍、押韵工整的优势,帮助教师进行习惯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儿歌诵读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管理和行为指导,达到教育效果。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且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故事作为一种文学题材,深受儿童喜爱。儿童故事中浅显易懂的语言,幽默诙谐的人物、曲折有趣的情节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倾听热情,在德育指导中运用相应的教育故事配合习惯指导,能使习惯指导的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图片能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力、思考力和想象力的作用,学生能从图片与儿歌的组合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学进行绘本阅读,可以根据图文信息进行推论、联结、整合,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意义。引导低段学生进行简单阅读,指导观看图片的基础开展丰富的联想,借助文字信息来充分理解绘本内描述的故事,是培养同学们学习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在运用儿歌诵读、故事讲述、绘本阅读三大指导策略时,对每一种策略在每一项具体的习惯指导内容中所起到的作用必须有清晰的认知,避免运用过度。要灵活取舍、恰当运用,特别是当我们寄以厚望的指导策略在课堂实施或者课后观察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一定要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策略,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关注学生的表现。只有这样,德育策略才能真正发挥它们应有的效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2001年5月所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  孙念怀.精细化管理[M]. 新华出版社,2005.

[3]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行为习惯策略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Passage Four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