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2020-10-21高建章陈艺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实践探索高中数学

高建章 陈艺平

摘  要:现阶段,高中各科目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行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中,高中数学作为众多学科中的“重头戏”,为了适应新高考的模式,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从自身以及学生的方面出发,探索出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本文会对新高考改革下的数学教学以及实践进行简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实践探索;全面发展

引言:

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終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的内容,从而充分地认识到数学是从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实践之中。同时,数学作为高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认识世界的态度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通常教学质量被我们分为两种:一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二是学生的听课质量。一堂效率高的课程是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以及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中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主角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则是一言不发做笔记甚至游离课堂之外。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得到改善,将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高中生的数学水平也会因此停滞不前。

(二)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

在高中教学中,许多高中生向老师反映数学难,听不懂,考试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自问自答式”的教学方式。“满堂灌”让学生的大脑变为知识的仓库,虽然教师在努力的把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起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班级里的数学成绩排名不断地下滑不仅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受到打击,同学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也会日益消退。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与探究

(一)培养学生能动性,促进思维发散

提出问题是数学产生的根本基础,在以往的课程中,老师通常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作答之后,老师再强调其中的关键点,这样的一问一答式学生看似动口又动手,充分提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实际上提出的问题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有多少问题是学生所没掌握的呢?有多少是需要进行深入探究的呢?这些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吗?这样的课上着虽然很顺利,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应该转换角色,让学生们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学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取典型试题,引导学生去总结一些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应变能力,在同学们讨论较为成熟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现严谨规范的解题过程完善同学们的知识框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学生的能动性在课堂上得到了提高,发散的思维也在逐渐培养。

(二)扎根基础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基础。要想保证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就应该潜心的研究教材,明确每章节所要讲的内容以及编者编排他们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们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材,由原来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更加人性化地解决问题。

根据往年高考的经验,我们可以分析出高考中的数学题60%到70%是基础题,这就说明我们更应该重视教材的基础知识,加强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的练习。让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总结出答题规律,可以更好地应对在高考中由教材变形而来的数学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113页,习题2.5的第二题,这是一道求向量的题目,在2018年的全国一卷选择题的第六题就是运用相同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把教材的相应题目弄懂并学会自己变形,提高试题难度,那么就达到了扎根教材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地发散和提升。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根据大数据显示,目前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师们感觉到备课难、讲懂课难,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影响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多媒体、微课视频、模型建立、小组讨论等多种新颖的手段改变以往学生对于数学科目枯燥乏味的认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必修一我们所学到的函数,它的定义和性质是抽象的,但实际生活中我们想要了解某医院员工身高体重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是否肥胖,通过给出的数据计算出一个关于身高体重的函数解析式:y=a·bx再把某一职工身高带入来检验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这样的应用更加贴合实际,易于学生接受。从生活应用角度出发,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高中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受到广大老师,教育学者的重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时刻进行教学反思和深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可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同时教师和学者要彻底领悟新高考下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研究精神,主动发现、解决、研究问题;夯实学生“双基”,朝着新高考下数学教学的发展目标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  王存强.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20(05):78.

[2]  王淑贞.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103.

[3]  殷立峰,毕超男.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21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实践探索高中数学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