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0-21谭小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谭小玲

摘  要:文章以重庆市的不同地区三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重庆的市区、县城、农村三方面对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重庆市的中学音乐教育提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全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音乐教育更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中国的民族音乐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重庆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有效的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利于学生形成对我国音乐文化的良好认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找到因地制宜、可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重庆市中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1.1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的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音乐教育的开展情况往往与学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紧密的关联。对音乐教育重视的学校,往往对于音乐教育上的教育管理、教学设备的支持、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更积极。根据对于重庆市地区的三所学校进行走访调查。2017年,重庆市市开展多项音乐项目多动,采取征文、比赛等方式,在各地教育部分的大力提倡下,使得重庆市各个学校切实加强学校艺术建设,学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倍增。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近年来,重庆市各个中学对于市委组织与市教委开展的各类校园音乐文化积极配合、积极参与的同时,在学校也积极组织各类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学校对于音乐教育的管理与支持也得到较大进步,音乐教室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1.2音乐课程开展情况

重庆市各个学校均开有音乐课程,在开展音乐课程来说,这个课程计划数量算是较高的了。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按照正常课程计划上音乐课程的仅仅48%,而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停音乐课程,而停课后一般都由其他科目所占,主要为所谓的“主科”。剩余的30%表示偶尔停课,在期末或者特殊时段,音乐课往往被其他科目所占用课时。而往往有时学校需要进行音乐类节目的编排时,又会去占有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来进行音乐节目的编排,这样的方式使得音乐教育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也使市委、市教育原本是希望借此手段达到发展并提高学校的音乐教育水平的目的付诸东流。根据实际调查,重庆市中学的音乐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深刻思考。

2 重庆市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的缺乏

在“应试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不少学生、家长甚至学校老师都认为成绩是评价一位学生是否成才的重要手段,成绩好便可以断然的判断他是好学生,考试成绩好就是优秀的学生,这是阻碍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发展音乐教育的一块巨石。甚至有些人会对学校的音乐教育抱有较大偏见,认为在中学时期好好上课,考上好大学就可以,何必花时间用在又不用高考的音乐课堂上,这种偏见不但出现在学校部分老师与学生家长身上,甚至是在部分学生的思想中都表现的较为明显。所以,影响重庆市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阻碍的根源也在于对于音乐教育的错误认知上。

2.2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不够

通过对于重庆市中学的实地调查,发现虽然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积极性与兴趣较高,但是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课堂的音乐教材并不符合现阶段的音乐教学情况,致使学校音乐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性较大,由此导致音乐教学内容混乱不堪。现在重庆市中学所使用的都是统一的音乐教材,教师的教学大纲也是按照我们统一的教学目标去实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上面的内容很难完全讲解,甚至在实际教学情况中,还存在教师对于课程把握不足够的情况,使课堂教学计划并不能顺利完成。

2.3未落实新课改观念

新课改实施后,有的音乐教师还不能够完全的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学校教师仍然需要进一步学习新课改精神,并且不断改进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新课改的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体现,在音乐教育课堂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进行教学。且部分老师的上课并不端正,责任心不强,作为音乐教师,但是对于音乐课堂教学并不重视,从不进行备课工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敷衍了事,公然在音乐教学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观看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视频。学校音乐教师仍需要继续进行新课改精神的学习,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

3 重庆市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

3.1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兴趣具有其独特又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与情绪状态,是推动人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要是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会全身心的参如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兴趣是音乐学的的根本动力和终生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所以在教學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的兴趣。

3.2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中学生大都普遍更加喜爱更具有流行因素的音乐,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发挥音乐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运用自身的音乐素质,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抓住课堂教学内容乐曲本身的特点,以乐曲本身为重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采取大胆突破和创新,合理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和音乐课程基础设施,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具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用现场弹唱、范唱等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建议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适当融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历史、神话或是风土人情等知识进行课外扩展,但是要注意合理的尺度,不要将课外扩展内容作为一板一眼的文化知识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音乐课堂教学本身上。

3.3创新教学形式,脱离死板的课堂模式

音乐教学中注重的是“授人以渔”,作为音乐课堂上的主导者,我们音乐教师要富有创新技术,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音乐课堂资源,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当前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书杏是,有着其必要的重要价值,也有许多优秀的流行音乐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有的流行音乐是利用民族音乐的音调来来进行音乐创作,有的流行音樂是运用特色民族乐器进行伴奏,有的流行音乐有着其历史性的文化背景。音乐教师完全可以合理的利用这类型的的流行音乐,去结合音乐课堂内容,进行音乐教育,一味的反对学生接触流行因素音乐,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

3.4多途径建设,优化音乐教育环境

提高音乐教育的认识,倡导音乐教育的理念,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化教育变革,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的建设,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积极引导学校进行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大力推广优秀的音乐教育成果与经验,提高音乐课程的地位。因地制宜,为重庆市地区的音乐教育创造出属于重庆市的一套音乐教育体系,在教材中融入重庆市的民族民间文化,合理利用音乐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4总结

本文通过对于重庆市三所不同中学的音乐教育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了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想要积极发展重庆市中学的音乐教育不仅仅要完善喧嚣的音乐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投资和积极引,还要严格要求、严格监督。学校音乐教师也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加强专业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学习,合理整合本地音乐文化,开发利用本地音乐资源。此外,学校应重视素质教育的推广,联合家庭教育,将枪音乐教学的实施和开展,这样,重庆市中学音乐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任佩君.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北方音乐,2019,39(24):168+170.

[2]  林荣娇.审美情趣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9(22):70-71.

[3]  杨锐华.核心素养要求下中学音乐教育的开展与思考[J].戏剧之家,2020(02):156.

[4]  盘海初.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J].戏剧之家,2019(31):173.

[5]  高飞,苗雨.初级中学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区三所初中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5):105-107.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