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研究

2020-10-21滕姣谢伊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方法音乐教学高职院校

滕姣 谢伊玲

摘  要:时下,我国社会发展迅猛,各行各业人才成为最紧俏的竞争力,因此,无论是对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等,我国教育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教学整改政策,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以期能够将教育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培养更多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点院校,在教育改革方面也做出了许多突出成就,但是,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其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值得相关工作者做进一步研究的,因此,本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以探究,望对相关工作者起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创新方法

高职音乐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高职音乐教学的改革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其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音乐教育能够对学生其思维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必须要重视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当代对人才提出的具备综合性能力的要求。

一、重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目的

之所以要重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其目的在于学生们的学习生涯中,多为学习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以及考察知识掌握情况的应试考试,而现代教育中,要求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想要提高学生其文化审美以及综合素质能力,通过音乐教学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这也是高职院校应该树立的教育理念。

二、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音乐课程设置较少

目前,就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安排来说,一般高职院校均开设有音乐课程,较少院校没有开设,不过就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而言,对音乐课程所设在总课程的占比中过少,并且大部分多为选修课,这样的情况使学生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程度上出现了差异。同时,音乐作为选修课也失去了其针对性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课程设置的缺乏导致其无法保证完整传授乐理以及樂器等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与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也逐渐缺乏,发挥不了其教育意义。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科目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有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的欲望。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不难发现,音乐本身是艺术类课程,而学生在以往学习生涯中,除了极少部分学生有专业学习过音乐知识和乐器以外,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还停留在可以唱歌亦或是能够听歌的认知上,自主学习音乐欲望并不强烈。再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技术和文化课程均比音乐课程多,课业较为繁重,也会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度骤减。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多为音乐赏析,浮于表面教学,缺乏教学层次。

(三)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匮乏

我国各大高校长时间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将抓升学率和就业率的提高作为教育目标,致使对专业课和文化课课程设置比例是有倾向性的,对于音乐课程重视度是不够的,因此,教学设施的准备也具有不完善性。尽管高校将音乐课纳到教学之中,但是对于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是较小的,加之每年高校扩招,学生增多,教学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则日益突出,对于课程教授是具有较大影响的。再有就是,很多高职院校,所拥有的师资力量是不足的,专业教师不够,就让非专业教师凑数,对课程内容不了解,选择教授的内容只能以自己懂的知识为主,降低了教学水平,且教师年龄均偏于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方法

(一)强化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合理规划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基础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和掌握音乐技巧等等。这需要高职院校科学的设置教学课程,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具有主动性,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音乐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均能起到提升的作用,陶冶情操,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没有特殊的限定,这非常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授音乐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可自主选择实用性较强、培养兴趣为主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为学生自主学习预留出时间。例如:可以采用音乐剧表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软件让教师和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进行音乐的交流与分享,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奏响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的演奏离不开各个乐器的配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学会演奏一种乐器,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兴趣,也多掌握了一项才艺。在进行教授乐器时,教师可采用先示范演奏,然后教授演奏的基本要点,再让学生练习演奏,由简到难,最终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进行合奏节目的表演,切实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的感染力。这种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教授音乐课程时可推广性使用,能够准确的发现学生的错误点及时纠正,还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时再授以一些深层次的音乐知识,学生更容易掌握。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保证基本教学设施到位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完备的教学系统和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不能因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设施的缺乏而致使音乐教学的质量降低。对于教师的选拔,应该是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存,招聘高学历教师,并做定期培训,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加以提升,符合现代化教学发展。在教学设施方面,应设有专门的资金作为教学设备填充使用,以避免教学设施老旧或缺失所造成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的出现。

结语:

综合上文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改进方法所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改革应引起各大高职院校的关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离不开各科目间相互配合式教育,因此,要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音乐教学真正的发挥出其积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艺元.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95).

[2]  邱续荣.新时代高职音乐教育的意义与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

[3]  闫飞.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改革路径[J].艺术评鉴,2019(09).

作者简介:谢伊玲(1986年10月),女,汉族,湖南邵阳,本科,助讲,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舞蹈)、思想政治。

通讯作者:滕姣(1987年8月),女,苗族,湖南怀化,本科,助讲,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乐器)、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创新方法音乐教学高职院校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