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教学分析及建议

2020-10-21于子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策略

于子琇

摘  要:自汉语被列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后,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选择汉语作为主修外语科目。而疑问句作为会话学习的重要部分,其习得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作为典型的国别化教材,《泰国人学汉语I.II》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所收录的课文囊括汉语疑问句中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以及正反问句在内的四大疑问句类别,本文通过对该教材中疑问句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泰国学生习得疑问句中的教学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疑问句;教材分析;教学策略

近年来中泰经济文化交流愈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和企业进入泰国,对汉语本土人才的需求随即逐步加大,汉语已成为较受泰国第二语言学习者欢迎的外语。同时,自汉语列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后,泰国学生选择汉语作为主修外语科目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汉语热”正在兴起。

语言学习的首要目的是交际,交际功能的教学主要通过教材中的会话教学实现,而疑问句及其应答句正是汉语会话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结合泰国流行的汉语教材,探讨汉语疑问句的习得难点及教学策略,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泰国人学汉语》是一套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国别化教材,该套教材以国家汉办《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国家汉办规划教材《当代中文》(吴中伟)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刘殉)为参考,被誉为“东盟地区对外汉语教材知名品牌”。该系列教材共有四册(第四册尚未出版),第一、二册以结构为纲,涉及较为全面的语法知识,而现有的第三册则已经从第一、二册的日常会话逐渐向话题讨论过渡。

故此文仅将《泰国人学汉语ⅠⅡ》列为研究对象。在这两册课本的共35篇课文中,对话体课文共计30篇,而以疑问句直接作为课文题目及教学重点的高达19篇,所以选择这样一套重点训练学生会话交际能力的教材来探讨汉语疑问句的习得难点及教学策略,就显得较贴合实际而具研究意义。

一、《泰国人学汉语ⅠⅡ》中疑问句的统计与分析

众所周知,广义的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反问句以及设问句等。由于篇幅及讨论意义的限制,本文中的疑问句统计与分析对象,仅限于《泰国人学汉语ⅠⅡ》中出现的包括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在内的一般疑问句。

由上表可知,作为对话体教材,《泰国人学汉语ⅠⅡ》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使用了大量的汉语疑问句来开展教学,语法点涉及到汉语疑问句四大类型中的几乎所有常见疑问句式。

在所选教材的是非问句部分,带“吗”的疑问句占了绝大多数,而带有“了吗”和附加“对吗、行/可以吗、好吗、怎么样”的疑问句也是课文中常见的是非问句。由于泰语与汉语同属汉藏语系,绝大多数汉语是非疑问句在泰语中可以直译,泰国学生在这类疑问句的学习上基本没有语法障碍,学习难度最低,出现的偏误率也是最低的。

关于选择问句,由于“是/要...还是..”句型结构固定,泰语中也有完全对应的疑问词,故而泰国学生掌握起来也不吃力,偏误率与是非问句相近。

泰国学生对正反问句的理解会比前两种问句难一些,主要是因为在泰语疑问句中并无“X不/没X”的句式,所以在翻译为泰文的时候,就需要变换一下。

例如“X不/没X”在句子中:

我们要不要买今晚的车票?

学生会自然地变换为选择问句来理解:

我们买今晚的车票还是不买?

又如“X不X”作为附加存在:

我们一起走,好不好?

学生会转换为是非问句来理解:

我们一起走,好吗?

在所有疑问句中,泰国学生出现偏误最多的当属特指问句了。虽说常见疑问词“什么”、“谁”、“哪儿”、“为什么”、“几”、“多少”甚至是“呢”的省略问句对于泰国学生来说都较易理解,但也有一些疑问词因搭配、语境及句法的不同而表达的意思不同,需要充分分析后方能正确理解。

例如“多大”,除了可以问一个事物的大小尺寸,还可以用来询问年龄。

又如“怎么”,如果直接加动词“去”、“走”、“做”,一般表示怎么做,用于询问做事的方式或方法;直接加“了”,则表示询问情况和状态;而后面跟短语或句子,则相当于“为什么”,用于询问原因,如:

“你怎么不高兴了呢?”。

再如“怎么样”,若是问“你怎么样?”,表示询问对方最近的个人情况;若作为附加部分,如:

“我们一起去,怎么样?”,

则直接变成是非问句,只要回答去或不去可即可。

二、关于《泰国人学汉语ⅠⅡ》中汉语疑问句的教学建议

在进行特指问句教学时,可进行一些与常见特指问句相关知识点的补充教学。

如“什么”可补充教授一些生活常见事物的词汇(如颜色、运动等),“多少”可以具体学习一下中文数字的用法,“哪里”、“哪”可以系统学习方位词语(如上下左右等)和一些常见的地点(如医院、银行等),带“谁”的疑问句可以顺带学习人物称谓,这样学生可系统学习相关范围内的词汇,从而扩展对话内容,提升中文交际能力。

本人通过十年的泰国教学实践,认识到带“多+形容词”的疑问句非常实用,因为此句式的询问功能较强,可涵盖年龄、价格、面积、体积、距离、高度、长度、重量以及程度等内容,在日常交际中尤其必要。然而《泰国人学汉语ⅠⅡ》中的相关内容甚少,所以建议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涉及到此结构的问句时,进行比较全面的补充教学。

三、总结

总的来说,由于《泰国人学汉语ⅠⅡ》本身旨在锻炼交际能力,故教材中的疑问句句型较丰富、全面。因汉泰疑问句语法差异总体较小,泰国学生在是非问句和选择问句的学习上比较轻松,而在正反问句的学习上,只要把常见的汉语疑问句句型转化为相应的泰语疑问句句型,偏误率也是较低的。针对各类特指问句,除了与泰语疑问词直接对应的大部分疑问词外,有些疑问词如“怎么”、“怎么样”、“多大”等会因情景搭配不同而意思不同,需做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理解。此外,除了教材中设计的知识点外,教师需在教学中适当做些扩展学习,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增强表达能力,从而更加系统地掌握该类型的问句。

参考文献

[1]  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2]  施家炜.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系统的习得与认知研究[M].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7.

[3]  贺然.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偏误分析[R].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成功之路》初级综合教材疑问句及其教学研究[R].硕士研究生論文,2018.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