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网贷盛行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

2020-10-21张江勋

青年生活 2020年17期
关键词:校园网贷消费心理解决方案

张江勋

摘要:校园网络贷款是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由于大学生与其他消费群体相比更加热爱新鲜事物且消费欲望强烈,但收入有限,因此网络分期贷款刚好符合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部分大学生在种种不健康消费心理的主导下使用网贷过度消费,产生难以挽救的严重后果,我们分析和研究这几类消费心理,继而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园网贷;大学生;消费心理;解决方案

现如今在网络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因为收入和消费的特殊性成为社会消费主体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消费观也较容易受影响,但自我管理能力较薄弱,经验和眼界也较狭窄,非常容易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例如对于物质的追求和攀比、追逐潮流和享乐、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和优越感等等负面、错误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冲动的非理性行为,由于大学生并没有独立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对于奢侈品等高端消费品的追求使他们不得不选择看起来十分快捷便利的网络借贷平台。

也正因如此,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网贷的欺骗,许多网贷平台甚至非网贷机构趁机通过网络媒介针对大学生发放实质为民间高利贷的“网络贷款”,导致了许多校园网贷悲剧事件的发生,“湖南一大二男生在各个网络贷款平台上贷款购买网游装备及其他购物,其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频频接到催款电话,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只能定期为儿子还款,但由于该男生不知悔改导致借下的钱似乎总也还不清……”。

这些不良网络贷款平台一方面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以高利贷的形式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仅对这些大学生个人造成严重后果,更是对校园和社会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利率过高,凭借大学生仅有的生活費来源根本无法偿还,迫使他们选择逃课兼职等措施,从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损害自己的前程,甚至在无法用正常手段偿还巨额利息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在巨大的还款压力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个人前途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对于校园网贷的管控刻不容缓。

而对于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监管,不仅是要管控相关贷款平台,更应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入手,才能真正降低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我们为了更好的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江苏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同学进行了调查,首先,我们了解到九成以上的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只有极少数来自于自己勤工俭学或其他途径,而在“当你急需用钱时,会选择何种方式?”这一多选题中,选择“向父母、亲戚求助”这一选项的比例达到了87.23%,“使用信用卡、花呗等”这一选项占了25.53%,“向朋友、同学借款”占到了8.51%,而“在网络借贷平台借贷”仅占了2.13%。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倾向于向家人求助,而避免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网络贷款进行消费。

即便如此,仍存在着一小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会选择使用网络贷款。针对这一部分同学的调查结果来看,他们使用网贷主要用于网络购物与恋爱支出,也有部分用于外出旅游、创业支出与培训支出。

用于网络购物与恋爱支出的同学往往具有超前消费心理,他们大多喜欢追求时尚,喜欢购买精致高档的商品,而快速更新的电子数码设备恰好能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购买欲望,并且通过购买这些商品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优越感。而网贷正是看中大学生的这种消费观念,纷纷鼓动大学生“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为大学生超前的奢侈的消费打开了大门。许多网贷平台之间为了竞争,一再降低贷款标准来吸引大学生。在超前消费心理的影响下,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消费的价值观。

还有部分同学利用网贷进行创业,根据许多科学研究表明,该方法虽有一定的可行性,即在贷款后可以解决一些资金方面的问题。但在创业前期不见得立马能够实现盈利,投入后不一定有回报,并且在到期后还需支付利息以及其他费用,最后多数人为了还贷款又不得不借下新债,经过拆东补西之后,促使贷款人欠下的债务有增无减,负债累累。因此并不是很提倡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进行创业。

其次,在使用网贷的这一小部分同学中,有一半的同学在面临“在您进行校园贷款时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还款能力?”时,选择了“考虑过,虽然超出自己能力但依然选择借贷”;而在“您在贷款即将逾期或已逾期时会采用哪些方式应对?”这一题中,也有一半的同学选择了“在其他网络借贷平台借贷”。由此可见,这一小部分同学已经深陷网贷的泥潭之中了,唯有第一时间求助于父母、老师才能彻底解决债务危机。

最后,是对于同学们对网贷的看法的几道题,大家普遍认为校园网贷存在着引导学生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高利率、产生暴力催债等恶性事件、给家庭带来额外负担、影响校园教学秩序、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等风险。而产生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个人金融理财知识匮乏、个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非理性项目支出、行业约束制度缺失、平台诱导消费,借贷利率不明,欺诈陷阱等。在规避校园网贷风险的有效途径中,“学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培养良好消费习惯”这一选项的选择率是最高的,达到87.23%,可见同学们对加强自身消费管理这一方面还是十分重视的。

此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当代大学生(以江苏大学为例)使用网贷的情况,以及对于校园网贷的看法与相关建议。其中已经提到,大多大学生热衷于购买快速更新换代的电子数码设备等新事物,因此在网贷平台的鼓动下养成了超前消费的心理。实际上,除了超前消费心理,他们还有可能存在攀比心理、享乐心理、从众心理和虚荣心理。

(一)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特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选择也会相互影响。由于每个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都存在着差异,有些同学家庭条件较好,而有些同学经济条件较差,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较弱,认知能力也不强,不够理性,十分容易产生攀比的心理,这种心里最常见的特征就是同学间的相互比较,比较谁用的东西更好,更贵,拥有的东西更多,其中以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攀比最为常见,其次便是化妆品和衣服等。但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当现有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他们的购买欲望时,他们就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购买,而网贷对他们来说便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消费意愿得到满足,一旦同学间形成这种不良风气,开始争相攀比,那么网贷的使用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享乐心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良风气也随之而来。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渐渐的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就出现了发生了偏差,由于接触的环境相对单纯,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他们受到不良现象和风气的荼毒,把及时享乐当成人生信条甚至人生的唯一“信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会为了满足自己的“信仰”而选择网贷消费,也正是这种消费心理的存在,让许多网贷平台有机可乘。据央视法制频道新闻报道,郑州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因网络贷款债务缠身无力偿还,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以死相赎。这个案例虽然是极端现象,但这种苗头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平台不断降低借贷门槛使大学生的网贷变得更为容易,也让他们享乐主义的心理愈加严重,十分不利于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的形成,这种消极的消费心理,大学生应当摒弃。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也是大学生群体间较为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这种心理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些同学网贷消费并不是为了攀比或享乐,也不是为了炫耀,只是单纯的好奇。许多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广告,校园海报,寻找校园代理等方式大肆宣传网络消费,一套套鼓动性的说辞,撩拨着大学生们的消费冲动,使网贷消费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很多人看到周围的同学使用网贷进行消费,自己也想尝试,在进行了第一次网贷消费后心理也产生了变化,体会到了网贷消费带来的好处和便利,于是在之后的消费过程中会更倾向于使用网贷。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好奇心比较强,但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他们只看到了网贷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却没有深入了解网贷背后潜在的危害与后果,尤其是一些不正规的网贷平台,一旦涉入,其带来的严重影响绝不是一个大学生所能够承受的。因此,在面對网贷消费时,我们必须要有主见,理性适度的进行消费,切不可盲目跟风。

(四)虚荣心理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虚荣心理的存在,但如果过度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而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就会发展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例如,许多人会为了所谓的“面子”而花费本没有必要支出的费用。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由于各种社交活动较多,风格和规模也多种多样,更容易产生虚荣心理,有些同学认为如果自己活动办得比别人差就会没面子,而众多的社交活动必然带来高昂的花费,大部分大学生又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这些消费,于是他们为了不丢“面子”就会选择网贷消费。在虚荣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什么东西都想要最好的,同时也会引发一些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想要享受别人的羡慕的眼光。在这种消费心理下,他们的消费行为不仅会浪费资源,更会加重自身甚至家庭的经济压力。我们每个人都要对“面子”有正确的认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消费。只有经得住诱惑,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和判断,科学合理的消费才是一名合格大学生应有的态度。

网贷消费在当代确实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对于大学生使用网贷消费不能够全盘否定,应该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网贷为我们提高当前消费水平的优点,也要看到过度消费会带来的风险和不良影响。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对策,期望对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有所帮助,尽可能降低使用网贷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作为大学生,要对网贷消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为了攀比和“面子”盲目的进行网贷,要养成理性科学的消费习惯,理智消费,避免不必要的开销,充分考虑实际需要与自身经济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我们要增强自身的法律观念,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许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法律认识存在盲区,也很少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知识,在遇到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时不知如何应对,选择了忍让的态度,从而助长了某些不正之风。因此,大学生要有意识的增强自身的法律观念,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在被某些贷款平台侵害自己合法权益时勇于诉诸法律,保护自己。

其次,家长每个月给孩子生活费之后尽可能关注孩子们的消费情况,在满足必要的消费的情况下,预防他们使用网贷产生过度消费的行为。即使经济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合理的使用网贷,帮助他们了解过度消费的危害,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

最后,学校也要加强监管,一方面在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等进行干预,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一些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网络贷款的危害。另一方面,学校在发现网贷平台进校宣传时要及时驱赶,辅导员也要积极掌握学生情况,一旦发现异样及时上报学校进行处理,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同时,法律部门也应重视在网贷这部分的立法工作,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标准来规范网贷市场的发展,公安部门联合司法部门加强对于非法网络贷款平台的巡查与打击力度,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净化网络贷款市场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观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更多的了解法律知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网络贷款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消费方式,确实能为我们带来不小的便利,但若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网贷的话,则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乃至家庭幸福。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心怀理想,志存高远,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并为之不懈努力与奋斗。

参考文献

[1]李亚飞,徐振立,王刚,网贷时代下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J],才智,2018

[2]成静敏,网贷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亚太教育,2016

[3]王振毓,何娟,大学生网贷引发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科技风,2019

[4]范政,王淑合,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的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

[5]候文钰,P2P现状与大学生网贷的分析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

[6] 王雯璟,莫欣岳,王静宜,当前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19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99740X

猜你喜欢

校园网贷消费心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唏嘘着悲情的担当:60万“校园网贷”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