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线条”在素描和国画中应用的异同
2020-10-21王彦森李文硕
王彦森 李文硕
摘要:线条是素描与国画中最常用的元素,基于这一基础,本文将两者进行对比,探究线条表现的总类与艺术价值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探究两者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加以分析,旨在更加明确地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素描;国画;线条
线的基本概念是一种工具或者媒介在一区域里运动所形成的点的轨迹。一个线条通常是可见的,因为它与背景形成了对比。 三维线条由绳索、金属丝、管线、固体杆等构成。线条是绘画交流中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艺术中最常用的元素。
线是东方艺术的主要特征。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美术最可取的三部分为:汉刻、唐画和宋画,线在其中都是主角。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了“六法”,“气韻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指出用笔是表现对象的手段,在这里用笔应包括用线与皴法在基础素描中有明暗调子、黑白对比、线条等几种表现的基本形式共同构成了一幅素描作品。而其中线条是素描造型艺术与视觉形式中最本质、最精炼的语言要素,线条所具有的生命力与表现性、概括性以及它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其它绘画语言所不能及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曾不只一次告诫他的学生“要画素描多画线条,线条是素描的一切。”可以说素描若失去了线条将是一片苍白。
国画利用线条在绘画中的变化,追求线条的独立审美价值。线条貌似简单实质上最具有耐人寻味的变化和灵性,为意念力的表现、人格化的创造奠定了基础。在国画“六法”中,“骨法用笔”被排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就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了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便传达出中国画的传统与精神。
素描中的线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轮廓线,它是对象本身易于观察的线,是表现形体最主要最实在的线条。主要以线条为造型语言的速写艺术,通过对物体轮廓线的描绘来表达对象的空间属性。二结构线,它能切实地表达客观物体脱离了造型而纯粹地追求线条的表现形式,这些线条在对象本身中是不一定存在的。主要是为了结构分析而有意画出来帮助理解与表达的。结构线同样是面的转折的体现,是想象和推理的产物。结构线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分析和认识形体及形体空间的关系。
国画中的线条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铁描线,主要采用短、直、有力的线条表现具体事物的表征,此类表征方式突出事物“硬”的本质,同时也使得画作更加仿真与传神。二是行云描,通过长线的方式表示事物的表征,形成长短、宽窄、方向、转交等属性不一的线条体系,具有较高的灵动性,表现具有更高的丰富性。三是钉头鼠尾描,主要是指通过接近九十度垂直而构建出类似钉子的线条结构,更类似于“7”的形态,其尾部相对较长。在实际的应用中特征表现为呈现出规则美,同时由于顶头与鼠尾的存在而显得笔韵较为灵动,增加了情感表达的深度。
结语
将两者的分类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素描当中的线条更注重结构与轮廓,通过利用黑白灰的对比效果,在一维平面构成中表达出物体或环境的三维立体效果,利用明暗强弱的强烈对比,使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做的更加强烈,给人更加可观舒适的黑白灰情感,而并非是孤独又枯燥无味的形象。落笔有型,下笔成风的国画线条,较为注重写意,追求神韵。中国画线条的文化精神是强调线条造型、平面造型、意象造型、高古造型。通过用笔法的流畅、强硬、粗细表达出中国墨画的黑白韵律之美。国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国画最讲究意境,能画好写意画要靠常时间的练习,手法能达到挥笔自如,流畅,同时需要提高你的自身修养,培养你的意境的表达。而工笔更注重精美,用工整的线条与自然过渡的色彩来体现,给人的感觉很干净整洁,给人一种精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