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2020-10-21蒋欢
蒋欢
摘要:本文从利益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分析并辅以英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个历史案例以找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在经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从而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得出生产力对应发展方式,生产关系对应利益格局的结论。本文的目的并不仅仅限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利益新阐释,而是希望从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为中国的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找到警醒之处。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英国现代化;利益;创新
1利益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恩格斯曾指出: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產,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必定会产生需要,人人都有需要,都去从事实践劳动以满足需要,可是资源在一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条件下是有限的,部分资源甚至是稀缺的,这必然就会引起利益之争,引发利益矛盾,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人们集结成各种利益团体以争取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起到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团体,进而巩固现有的利益格局。学界目前对于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具体政策、毛泽东思想、深化改革等方面,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深入挖掘较少,所以本文打破传统看法从利益角度来进行深入解读,为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2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列宁曾说: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其中,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关系就是人们生产实践活动的各种形式,可分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两方面。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自然物质基础上正是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对于生产力的样态起着直接的作用,但是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相应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已有生产力的使用方式和发展方向;思想关系可以理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以一定的物质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上层建筑,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其他一切关系中的基本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已形成的上层建筑又维护着现有经济基础、利益格局。总的来讲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将这个观点延伸到社会发展领域可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即物质关系) 决定社会生活的精神思想关系,即上层建筑,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又是物质关系的最终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积极的反作用。我们要重视其中的决定关系,更要重视反作用关系。
3生产关系与利益关系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方面看,生产力使得自然人化,而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则是使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变的手段。利益集团只要占有了实现这种财富转化的手段,就实际控制了财富转化的全部过程。只要当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化的手段发生改变时,以占有这种手段为目的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迟早会发生革命性改变。“生产力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力量,只有借助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才能成为现实力量。”就拿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来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组织和领导社会的生产过程,他们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占有剥削劳动者的劳动。所以,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存在,就会使资本家不断地通过发展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方法,取得对劳动者无偿劳动的最大占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因为有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剥削压迫,整个社会利益的分配就会倾向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得到的利益少,作为现实的人的一些需求、利益就难以保障甚至无法满足,整个社会就大致分为统一又对立的资产阶级利益和无产阶级利益两大利益团体。因此,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密不可分,“利益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最直接表现,是历史范畴。”
从人的需要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和最终目的。没有人的需要,不会有利益,也就不会有利益关系、利益矛盾、利益冲突,需要是形成利益的前提。从人的现实性来讲,人最根本最首要的需要就是生存,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那么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就需要进行物质生产与交换来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产与交换劳动,经济利益问题便不可回避,劳动如何组织?生产资料谁属于谁?劳动成果谁分配得多谁又分配得少?这就涉及到了生产关系问题,“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们基于自身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生产劳动而在他们之间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就是说,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利益不仅体现客观对象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而且还体现着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拥有关系,而这种拥有关系是被一定的社会关系所规定的。”利益关系形成生产关系,利益关系又被生产关系所制约,这是 “既定社会的客观产物”。
4英国的现代化
4.1英国的崛起
英国,这个在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19世纪,它曾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在19世纪末,它的殖民地曾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3亿的人口。英国的崛起与称霸可以说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之一。
1、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的崛起由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但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偶然发生也不是从零开始。从英国自身条件看,在大概1750年时,英格兰地区已经是一个全国性货币与市场经济体,市场经济发展逐渐侵蚀着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村庄也卷入了现款交易的网络,人们从非工业职业逐渐转往工业类职业,工业利益左右政府政策,使得英国工业受到国内市场的保护茁壮成长起来,等到强大后凭借交通联络方便且便宜再进入他国市场。当英国资本积累达到足够规模,就可以投资所必须的设备,经济转型,加之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复杂,新的技术发明和生产装置小规模,低成本,初始投资少。从国外看,国际贸易网络的日趋紧密,欧洲商业中海外贸易的角色也愈加放大。英国抓住了这个国际机遇,专注于海外殖民和欠发达市场,掌握了大部分海外市場的国度。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已然具备。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没有其他哪个行业能跟棉纺织业相提并论。首先,棉纺织业开始时间早,增长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时英国总体经济节奏;其次,该行业也对英国国际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在1815年后的几十年,棉纺织品占据了英国出口值的一半,1830年代中期,原棉占到全部净进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棉纺织行业的兴衰决定了英国的国际收支的状况,也带动了英国的航运和海外贸易。再加上棉纺织业迅速的机械化和廉价劳动力如妇女、儿童的大量使用,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也就是剥削而来的工人剩余价值,从劳动一方转向资本一方。
棉纺织业创造了工业资本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产生了工厂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和以往的生产方式相比,棉纺织业充满了革命性,一种新的人际经济关系、生活节奏、社会、历史时代随之而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对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通常认为是科技创新,认为科技创新才使得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得以发展。其实,在1780——1840年时,棉纺织业的技术颇为简单,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多数其他变革也不复杂,不需要多少科学知识或技术能力。当时的工业制度结构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现代,直到20世纪中叶才能看到工厂生产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比起先进技术的使用,工厂主更倾向于清退男性织工,雇佣妇女和儿童,采用难保温饱的工资。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不在创新,而在于存在一个可大量买卖商品的广阔市场,特别是殖民地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显著提升了英国的生产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满足各种需求的商品,塑造了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新的利益格局,引发了一系列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受到最大影响的群体当劳苦的无产阶级莫属。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固定性、重复性、单调性的工业化时代劳动。工人们离开村庄进入城市,除了以自身劳动换取一份工资外,已没有值得一提的收入来源。英国的富人和中产阶级的舒适安逸都是建立在对劳工阶级的消费挤压之上,劳工阶级的生存状况恶化,社会与政治利益格局失衡,骚动不断,人们控诉着这个财富涌流而自己却在挨饿的社会。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单一且有限,缺乏稳定性,贫困人口的增加,工人运动的兴起,社会不满情绪的高涨,所以基础更为坚实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取代,这一新阶段以资本货物行业为基础,立足于煤炭和钢铁,铁路建设的时代也随之来临。
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业化不断推进,对资本货物的需求增长,而资本货物只能从世界工厂也就是英国进口,自己还无法在本国大举生产。二、资本积累增多甚至过剩,投资所获得收益越来越少,最显著的就是铁路建设。之所以有大量的资本不计收益投入铁路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无法提供工业投资机会给6000万英镑的过剩资金,正是不计收益的投资引发了技术革命,创造了一种新的运输体系,促进了就业,激励了资本货物行业。这种变化形成了三个结果:一、重工业领域的工业革命,为英国经济提供了大量的铁、钢,二、总体就业状况有了可观改善,包括劳动力大规模从薪酬较低工作向薪酬较高工作转移。三、英国资本向海外的输出有了显著增长。
以铁路建设为突破口,英国进入了全盘工业化时期。英国经济不再狭隘地建立在一两个先导部门,它已站到了资本货物生产的坚实基础之上,资本货物又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体制机制的创新渗透到其他行业中去,所以,“英国手握技能,虽然还不至于什么都去生产,但的确可以生产打算生产的一切。”
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经济活动、生产关系、利益格局发生变化,英国人便致力于各方面的改革以维护自身利益。就拿中产阶级来讲,他们致力于建立工业经济体,在社会政治领域,以贵族为斗争对象,以将英国制度改造得适合工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工人们的角度来讲,1847年的《十小时工时法》,1875年缺乏公正性的《厂主与雇主条例》被废除,1867年《改革法》,这些都使工人工资、工时、地位在法律完善中得到更多保障。
4.2英国的衰落
英国的衰落主要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特别是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在这一时期有几个变化值得重视,首先,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低技术粗犷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科技的要求更高,都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要对科学界最近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有一定地了解,需要进行科学实验、检测实验结果,还要加强与业内科研人员、实际生产者的交流与联系。其次,机器机械化批量生产把制造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环节,每一环节由某一专门机器来完成,自动化生产成为可能。最后一项变化是,企业规模、生产与所有权更为集中,形成了若干大块头,如托拉斯、垄断企业、寡头企业。
上述的几个变化,英国几乎在每个变化上都被动以至于落后于竞争对手,而对手蓬勃发展的这些领域都曾是英国率先开垦过的。更为精密的现代生产性技术和组织并没有应用到英国引以为傲的船舶制造,二战后便丧失了领先地位,电工学、机器与机床也是英国首创却为德国、美国做了嫁衣,钢铁行业也被赶超,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究其根本原因得从经济方面看,英国工业的发动时间最早且过程长,私有企业机制不足。最初发展工业的一些特殊条件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最初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更不可能始终独领风骚,原来的生产方式、市场运作方式也不可能一直支撑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从旧方式转向新方式也十分不易,因为新投资所需要的初始成本会更高,更新颖的技术通常会更加昂贵,就算是投资新的生产方式也不能一定赚取利润,利润也不一定归于投资者,所以只要原来老旧的生产方式还能赚钱,原有的利益格局还能维持稳定,只要大家都不愿意冒风险去改变,现代化改造就缺乏动力,就算是大萧条也没有让英国进行彻底的改革,因为在当时有着比现代化改造更便宜、容易、现成的退路,那就是依赖殖民地所构成的卫星世界,依赖国际融资、贸易与结算枢纽的国际地位。可见,英国变成了一个寄生型经济体,纯粹依靠国际垄断、殖民地、过去积累的财富,跟着对手现代化改革的后面走。
总结
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化进程中的崛起与衰落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生产力的变化催生发展方式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利益格局的调整,生产力对应发展方式,生产关系对应利益格局。理论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经济实践中表现为发展方式决定利益格局,理论中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表现为利益格局限制发展方式,“利益格局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联”。具体地讲就是旧生产关系中获利的人们反对新生产力触动既得利益,安于现状,迷信传统,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与动力,更失去了对衰退的警觉性。
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利益分化拉大利益差距,利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与利益流动固化,资本不断膨胀,对摆脱“共同利益”的跃跃欲试,以追求私有“特殊利益”…这些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当年的英国如出一辙,因此,我们要将英国的崛起与衰落作为前车之鉴,始终对经济发展保持高度警觉性,不断深入调整利益格局,积极创新发展方式,促进共同富裕以整合利益,制约利益集团扼制利益固化,促进利益交融流动。以民生为导向发挥政府对资本的引导作用,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列寧选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8 - 9.
[3] 胡钧,陶玉.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J].经济纵横,2011,(03):1-6
[4] 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思想研究[J].求实,2009(05):4-8.
[5] 陈跃峰. 利益动力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5.
[6][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梅俊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
[7] 易淼,赵磊.重提马克思的利益观:内涵·方法·比较[J].管理学刊,2013,26(06):10-14.
[8] 易淼,赵晓磊.利益视域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J].财经科学,2015(04):81-88.
[9] J. P. D. Dunbabin. Rural Discontent in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New York: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 1975.
[10] M.Dintenfass,The Decline of Industrial Britain 1870-1980. [M].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