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
2020-10-21朱春梅
朱春梅
摘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我国整体审美素养,增加国民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基础绘画技术和绘画技巧,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让学生能够塑造正确的三观。同时,美术课程是一门感性的课程,它和传统的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课程有很大的差异,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悟,会丰富情感建设,增加学生的人文主义的感悟,让学生能够用一种美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促进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的提高。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这些关键特征是其他课程不能够替代的。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教育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教学理念也越来越专业化,针对美术领域的教育理念也随着美术课程地位的提升不断提高。国家教育部将美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类,让老师和同学能够更加直观的明确美术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和发展的方向。随着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的不断渗透,美术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型和升级,教育目标也从原来的教会学生基础美术理论和技巧转变成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感性的视角来看待美术,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作用。
一、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分析
(一)模式化的简笔教学法
部分美术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临摹,画出一模一样的作品。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美术的思维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养成,绘画习惯也处于形成阶段,老师单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化创新思维的形成。老师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单一的临摹,却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作,导致学生的作品没有自己的情感和感想,只是照猫画虎,没有生机。
(二)单一刻板的反复训练法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方式,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风格进行创造和创新。但是由于很多老师的专业能力不达标,只是擅长单一风格的绘画作品,对其他风格的作品知之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们出现风格单一的现象,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会对单一风格的作品产生抵触的情绪,积极性相对较低,美术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三)机械的专业技能训练法
参加艺术考试的人数在近些年来不断上升,艺术也成为了考名校的重要方式。这样的现象就导致一些老师出现教育过于功利化和目的化的现象。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对课程的学习还没有产生刻板印象,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巧,还要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但是现在很多老师教学过于功利化,他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将专业理论和让学生机械地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临摹成人作品,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刻板,学生不能够理解和消化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能够达到老师的绘画要求,长此以往,会对美术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高,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相对较高,专注程度也更加高。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展示丰富的画作和趣味性较强的视频和音频,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能够视听结合,提高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纳能力。
老师在江西出版社六年级《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的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建筑是一种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二)设置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对美术的理解需要不仅要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视觉感知,还需要对美术作品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够真正的产生自己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美术思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具体的情境,用趣味性的事物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可以根据课程设置情境,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想象,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通过动手实践方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临摹教育法,老师可以让学生从多样的角度进行思考想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進行实验,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
结束语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美术的教育目标早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画画,还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绘画的本质和内涵,让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和研究,加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老师要重视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要多样化、趣味性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老师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将严肃的课堂转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无穷乐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玩、在学习中乐、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赵琪.小学美术“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9.
[2]李智.图形设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宋娟.谈六年级美术教学的审美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