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理论下的休闲农业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2020-10-21刘恋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

摘要: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强,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潜力。而植物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首当其冲的成为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生态理论下对休闲农业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意义以及配置要素的阐述分析,提出休闲农业应从从展现空间环境、强化体验感知 、凸显地域特色三个方面科学的构建植物景观格局。以此更好地满足了在当下广大市民对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起到最大化的作用 ,同时提高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 ,促进地方农商文旅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休闲农业;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绪论

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的概念是1982年在寧夏银川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上出来的。与美国“石油农业”发展类似,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社会对农副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进一步优化改善自然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我国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寻求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而植物景观便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对休闲农业园中的植物进行配置和设计,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们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

2.我国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2013年,全国农家乐的数量是150万家,间接带动2900万农民就业。当前休闲农业的形态主要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家庭为规模的小规模休闲经济的农家乐,第二类是有一定规模的,以村为整体的区域性的休闲经济的民俗村,第三类是占地面积以及经营规模要超过农家乐,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市场意识、经营管理都要高于农家乐的农业园以及休闲农庄。

3.生态休闲农业中植物景观的意义

3.1界定和分隔

在休闲农业中,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者应划分不同空间,可以利用低矮的灌木、草坪、特色种植区进行界定和分隔。

3.2体验和学习

来自体验的人群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生态休闲农业中可以对植物进行科学配置,让体验者了解到植物的四季变化,生命特征等。

4.生态休闲农业中区域植物配置要点

4.1体验区内的植物配置

应按照不同方面刺激儿童感知能力为主线的原则。视觉上,应注意植物的形态、质感、色彩,如:叶色、花色、果实色、枝干色;触觉上,应注意植物的枝干、叶片、果实等;听觉上,应注意植物和大自然因素互动产生的声音;嗅觉上,应注意植物的气味,如:叶子、花朵、果实;味觉上注重植物的果实。

4.2游乐区内的植物配置

主要是环绕场地周边活动区内以游乐设施为主,植物按照乔、灌、草搭配,在竖向上有一个围合和分割的作用,在沙坑周边,也可以加上植物绿篱,作为一个天然的围栏。

4.3科普区的植物配置

应按照展示科普知识的原则来进行搭配,将一些趣味植物、有特殊特点的植物展现给儿童认识和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5.生态休闲农业中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5.1展现空间环境

在休闲农业景观打造上,把握住整体的空间环境是首当其中要考虑的,要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氛围。园区内的植物营造将美化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体验者进入其中首先感知的便是园林植物,空间感受也源于植物所形成的空间。

5.2强化体验感知

休闲农业中以“休闲”为主,因此人们对休闲体验的需求是最强烈的,植物景观要创造足够的绿色空间和绿色规模,设计营造足够的空间和场地,使体验者通过视觉为主的感化形式和景观环境的物化形式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在行为上产生共鸣。强化身处其中的体验感。

5.3凸显地域特色

构造休闲农业的植物景观,需要进行当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历史要素的分析、总体规划定位和布局,充分的考虑到其功能型和经济性、生活习性以及养护方式等。

结语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闲暇时间选择观光休闲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植物作为休闲农业园的核心组成要素,在休闲农业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植物景观的成功营造对休闲农业园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刘恋(1996.3-),女,籍贯:辽宁锦州人,大连工业大学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
重庆山地植被在园林环境中的配置模式初探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