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型的新尝试
2020-10-21向勤
向勤
摘 要:长期以来,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滞后,很多学生在初中还存在基本的识字,造句等问题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相对弱,而且长期的引导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有效教学;群文阅读
在语文的常态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己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有限,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外教学就更少了,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教师停留在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不多的,而且我们的课堂内外阅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不成正比的,没有做到有效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量就是学习力。但目前青少年阅读方式主要是“单篇精读教学”,即课堂教学围绕一篇选文进行精讲细读、反复琢磨、细细咀嚼,展开全方位的解读,充分开掘选文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息性的语文教学价值。长期以来,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公开课,这种课型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阅读课型。面对这种情况,不少研究者也都指出:“讲读课文”其实不是语文教育唯一的课程形态,更不是语文教育最普遍的课程形态。
那么阅读课还可以怎么上?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我们采用了西南地区非常流行(新课标教学模式下学习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的探索深受20世纪初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教育观点的启发、认为在学校里往往只发展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我们的“课文教学”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这不仅是教学操作的问题,也是由于单篇文章教学的自身局限引起的,群文阅读的尝试就是要努力去弥补这一不足——它是鼓励“发现至上“的探索性教学、即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閱读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
(一)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四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快速阅读时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2课时,略读课文要教1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老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三)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深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可以说,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丰富和完善了语文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单元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在课内外开展精读。课外的理解和拓展,为大量阅读搭建了课内平台。
2、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由“一篇”到“一群”的理念转变,这不仅是文章阅读量与阅读方式的简单转变,格式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更能真正地注重于培养阅读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跨越的重要一步。
3、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4、有利于在班级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有了这样一个阅读展示的平台,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把它带入到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去。
参考文献
[1] 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原载《人民教育》,2012年第12期
[2] 朱玲:《对初中诗歌写作教学的一点思考》,《贵族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 唐顺发:《诗歌为何在学生中失宠》,《上海教育》2002年第8期
[4] 于泽元:《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6期
[5] 李润霞:《谈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天津教育》2013年第11期
[6] 牛红梅:《新课标下故事教学漫谈》,《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