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档案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与影响

2020-10-21陈琪婷

兰台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摘 要 在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摸清扶贫难点、重点成为破除发展障碍的关键。因此,从扶贫工作中精准扶贫档案的作用与影响方面,深度剖析精准扶贫档案在破除发展难题、实现农村高效有序稳定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以期能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予以理论支撑。只有对精准扶贫档案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为中国式脱贫方案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的整体式脱贫目标实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档案 中国式脱贫 作用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 G275.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6-12

★作者简介:陈琪婷,韩山师范学院,档案学学士。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entering the deep water area, finding the keys and difficulties of alleviating poverty becomes the key to clearing the development barriers. Therefor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rchiv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rchives in overcoming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realizing efficient, orderl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Only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archive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a Chinese-style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 so a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overall poverty eradication goal.

Keywor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rchives; Chinese-style poverty eradication; role and impact

一、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扶贫工作稳序开展,以扶贫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完善为依托,实现我国的区域整体性脱贫。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均有所下降(见表1)。

但是,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一直是阻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2014年至2016年,以年均8.8%的增长率加大,“马太效应”依然明显增大,所以,唯有通过不断推进扶贫工作,才能促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扶贫工作有序高效推进的前提是精准扶贫的实现,而精准扶贫的实现又有赖于建档立卡工作的完善。国务院扶贫办指出,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是要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是加强扶贫工作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是准确把握贫困情况、瞄准贫困群体的依据和保障,是扶贫政策制定、扶贫措施落实到户的前提依据,是提升扶贫成效的真实证明。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公开发布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由此可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在全国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精准扶贫档案的定义

在扶贫工作中,精准扶贫档案泛指扶贫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而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中的定义,精准扶贫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1]。

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档案体系中的一类重要档案,也具有档案的原始属性,即原始记录性和真实可靠性,因此,笔者结合国家文件及档案的原始定义,试图对精准扶贫档案作出全面准确的定义,即精准扶贫档案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发开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具有原始记录性及真实可靠性的文献信息,以文字、图表、电子数据、音频视像等不同形式、载体存在的原始记录,是国家档案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档案包括扶贫会议综合档案、贫困户(村)信息档案、扶贫项目档案等,档案内容涵盖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总环节。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扶贫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意义作用非凡,因此,只有对精准扶贫档案全面认识了解后,才能对精准扶贫档案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有清晰的认识,即精准扶贫档案是国家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精准扶贫档案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与影响

1.精准扶贫档案的凭证作用助推扶贫“靶向式治疗”。扶贫“靶向式治疗”是指扶贫对象瞄準准确、扶贫计划对户精准、扶贫措施到户精准,将扶贫计划精确落实到每一个扶贫对象上,针对贫困户(县、村)的不同实际情况,精准实施不同扶贫措施,使扶贫工作实现“扶真贫”的目标,从而实现“靶向式治疗”。这个过程就有赖于精准扶贫档案的形成,以精准扶贫档案为依托,才能实现“一户一档”(一个贫困户对应一份贫困档案)、“一户一策”(一个贫困户对应实施一类对策)的目标,使对象瞄准不漏瞄、措施落实不错位。

精准扶贫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其形成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一是贫困档案的形成是由特定时间、地点、贫困户通过贫困档案登记,翔实记录自身贫困情况,形成独立贫困档案,以供档案部门查考;二是贫困档案包括的有关贫困户个人的收入支出情况、受教育水平、医疗保险等个人信息资料和精准扶贫计划、扶贫情况报告等政府部门登记材料,是贫困户和部门就实际情况开展原始记录形成的真实档案,能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每个贫困户和对应政府部门的扶贫过程和效果,是政府部门跟踪调查、精准帮扶贫困户的依据凭证。因此,贫困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它是瞄准扶贫对象的依据,是扶贫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辅助资料。

扶贫对象瞄准错误是我国贫困治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扶贫瞄准存在漏瞄、错瞄、溢出等现象[2]8,即贫困户未被纳入贫困档案认定、非贫困户的贫困档案认定迟未“销号”(注销贫困档案认定),又或者非贫困户因工作人员疏忽或领导业绩压力等因素被强行纳入贫困档案,而出现“应保不保”(应该给予贫困认定的未认定)和“保不应保”(把不应纳入贫困认定的纳入了贫困档案)的问题。贫困瞄准不精确,就使得扶贫政策帮扶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扶贫“靶向式治疗”就无法实现。由此,发挥精准扶贫档案的凭证作用就成了扶贫工作的关键,使贫困档案成为每位贫困户的专属认证,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跟踪调查每位贫困户受扶助情况的靶向指导。

以湖南浏阳市为例,浏阳市坚持“一户一策”原则,针对每一户贫困户建立一份贫困档案、设计一份脱贫计划(具体操作方式以贫困帮扶卡登记形式为主,详见表2),根据完备的贫困档案管理系统,精确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以合理科学的脱贫计划精准结对帮扶每一户贫困户实现持续性强、有效性强的脱贫。如,在危房改造方面,浏阳市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由于住房条件恶劣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援建对象,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点援建户给予1万元建房补贴的政策倾斜,而因自然灾祸致使房屋破损倒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则可享受1至2万元的灾后重建补助。以贫困档案为导向,截至2017年底,浏阳市已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任务,真正让贫困户拥有安全住房保障。在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浏阳市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医疗保险救助,针对患重大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精准帮扶,给予其重点援助支持,并加强贫困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总结贫困档案收集情况,圈定重点医疗帮扶区,加强当地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设卫生服务站、举行义诊活动等方式精准扶贫,从而让贫困户医疗保障水平提高[3]。

2.精准扶贫档案的法律作用推进“依法扶贫”工作开展。档案的法律作用是指档案作为合法的有力证据,在解决事务争端、处理各类案件等活动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凭证作用,它是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强有力证据。档案因其形成过程的唯一性、可靠性,使得其基本属性——原始记录性成为区别于其他资料的根本属性,而其不易更改性又使得档案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法律凭证作用,使其成为维护社会正当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保证精准扶贫落地实施是关键,但目前部分地区仍采取集中连片扶贫政策,出现区域排斥现象,以非贫困区或较富裕区作为中心点,扩展整合周边贫困村,最终导致大部分真正贫困村被排斥在划定圈外。而扶贫领域腐败现象频发更是严重打击扶贫工作的开展,诸如虚假验收扶贫项目、虚报项目套取资金、违规获取危房改造补助款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精准扶贫的核心前提是依法扶贫,而发挥档案法律作用则是推进扶贫“依法式开展”的关键一环。贫困档案作为贫困户认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其产生、归档、整合过程都必须依法开展,从而为后续针对数据精准度、项目资金衔接、扶贫项目推进和脱贫成效核实等关键环节提供法律凭证,为惩治扶贫领域腐败现象提供证据支撑。

以河北省保定市、秦皇岛市、衡水市的扶贫领域腐败案例通报为例,河北省2018年4月20日通报了17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不良作风的案例,其中违规进行危房改造的涉及金额巨大,仅保定市阜平县北果园乡广安村就违规改造29户村民危房,涉及金额达39万元[4]。违规违法判定就是通过贫困档案的内容进行认定,一旦发现档案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则立马能对症下药,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更有官员在贫困户认定过程中优亲厚友,将自己亲戚好友等非贫困户擅自加入贫困户认定,这类恶劣现象通过核实贫困档案就能加以遏止。而对于虚假验收扶贫项目的案件,则主要通过贫困档案中脱贫计划和验收记录的查阅,一旦发现计划尚未完成便提交项目完成审批表的违规违法行为,就能立刻以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3.精准扶贫档案的文化教育作用促进“中国式扶贫”。档案是人类社会通过自主创造所形成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它特有的文化性使之具有传播、发展人类社会文化的功能,以及有效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为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连续性基础。档案不仅记录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还记录了人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规律,总结了过往的经验和成果,这些成功经验也就成为后续文化创新和宣传教育的重要材料来源。档案的文化作用让档案成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并通过多种不同方式表现出来,在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中,档案搭起了沟通桥梁,为各国在交流合作中交换特色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

精准扶贫档案的形成和体系的构建,使得扶贫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有了可遵照的规律,全面反映了我国扶贫工作开发和发展过程,真实记录了一个个贫困村、贫困户“摘帽”的全过程,为我国后续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提供了可靠資料,也为中国式扶贫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国扶贫工作自开展以来,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扶贫道路体系,结合中国实际,开发了一套符合国情的中国式整体扶贫系统,并渐渐引起国际关注。精准扶贫档案体系的构建,使得整个扶贫系统有章可循,过程和成效一目了然,从脱贫计划、脱贫情况核实到成功脱贫注销贫困档案,整个程序以档案为依托,促进整体式的科学合理脱贫。

精准扶贫档案以其特有的文化教育作用,促进“中国式”扶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发展门户网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运营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由世界银行发起,亚洲开发银行支持),中国式扶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深刻。意大利发展合作署东北亚办公室主任达维德·吉利奥表示:“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是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5]

精准扶贫档案是“中国式扶贫”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也是推动“中国式扶贫”文化走向世界的动力源泉,证明了以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和高效优质的扶贫计划推进整体性脱贫是可能的、可行的,为全世界减贫行动提供了高效可行的中国方案。

四、后记

扶贫工作作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关乎我国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关键环节。贫困是阻碍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贫困问题就成了我国各领域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后,如何能破除发展弊端、剔除开发障碍,就成了扶贫工作稳序推进的关键,而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档案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非凡,特别是在推进扶贫工作开发开展中更是作用明显。

精准扶贫档案是扶贫工作中具有真实记录性的文件材料,其全面性、真实性、可靠性奠定了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精准扶贫档案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扶贫政策制定的依据以及扶贫成效评估的凭证;其法律凭证性、不易更改性又确立了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影响,即精准扶贫档案是扶贫工作合法高效开展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影响着扶贫工作前期、中期、后期的整体工作是否能保质保效推进。

精准扶贫档案在辅助解决脱贫攻坚中的精准识贫困难、精准扶贫困难、精准脱贫困难等问题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维护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严明,实现精准扶贫档案体系完备,是推进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档案在全国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脱贫新途径、新方案,才能使扶贫工作持续发展,扶贫成效普及民众,真正做到真识贫、扶真贫、真脱贫,为中国贫困县摘帽提供动力,将中国式脱贫方案惠及世界其他贫困地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Z].2016-9-30.

[2]吴昭洋.精准扶贫中贫困户识别环节研究——以贵州省为例[D].贵州:贵州大学,2017.

[3]浏阳市农业局.浏阳市2015—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EB/OL].http://www.liuyang.gov.cn/liuyanggov/xxgk/zdxxgk/msgs/fpxx/fpzc/2188541/index.html,2015-12-03.

[4]骆梓炫.河北省3市通报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EB/OL].http://news.ifeng.com/a/20180420/57747705_0.shtml,2018-04-20.

[5]李富根,焦夢.国际专家眼中的中国扶贫[EB/OL].http://world.gmw.cn/2017-06/19/content_24826436.htm,2017-06-19.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