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联性探讨

2020-10-21徐圣芳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关联性德育教育小学

徐圣芳

摘要:积极推动德育教育发展,在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時,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奠基,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高昂的性质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本文针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价值展开论述,在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的同时,思考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性,提出更为科学的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关联性

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能力的教学方法必将被淘汰。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障教学内容的传输效率,更要帮助其在教学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建立联动,为其提供灵活应用教学理论、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机会。将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可谓是“一片光明”。

1小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德育教育脱轨

对于正在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思维与意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教学理论,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将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能力、素养直接受到外界教育环境的限制。基于此,如果教师能够在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同时导入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等理念,在完成当前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成为完善的成长环境。但回顾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发展与教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明显,文化教育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不曾变动,德育教育的开展时间过短、开展频率过低,当能力与道德意识无法形成对接时,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并不能算是“成功”的。

1.2德育教育理论落后

德育教育可以从生活、思想、抽象知识等多个角度角度展开,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重新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本真价值。但回顾当前的德育教育活动,“一把抓”依然是大部分教师最为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当接收到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时,教师并不会主动思考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道德素养的差异,仅围绕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计划,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深入,不同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差异开始展现出来,但后续的教学活动又无法为学生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旧的德育教育问题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速度,新的教学理论又会抑制学生的探究欲望,当新旧知识彼此纠结时,学生并不能在德育教育理念中吸收可用的养分。

2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性

2.1德育教育与民族自豪感

结合固定的教学科目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教学理论的同时,能够从文化、历史、人文智慧等多个角度对教学知识进行解读,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依靠德育教育与教学科目建立关联活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放性,为教学活动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为例,对于圆周率、圆的周长、抽象数学定义等概念,学生在接触相关知识之后会产生遐想:这些教学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呢?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极为旺盛,如果能够导入中华文化,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其民族自豪感将会油然而生。教师可针对圆周率开展教学活动,并向学生展出有关于圆周率的中华数学知识:虽然π的定义起源于西方的数学世界,但我国的祖冲之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人。在学生对祖冲之的事迹、贡献进行了解之后,其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数千年前,一位中华数学家利用人脑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六位,这是怎样的艰辛,又创造了怎样的壮举!依靠民族文化知识的配合[1],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民族智慧的理解更为深刻,德育教育的引导价值被最大化的展现出来,其在为自己选定学习目标的同时,更会围绕“求知求真”等美德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思维素养与道德意识的同步提升。

2.2德育教育与文化传承意识

教师可利用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建立对接,为学生创造接触文化知识,充分了解国家文化形式的机会,使其在参观、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不断锤炼个人意识,在不同的文化载体中吸收养料[2],从而为自身未来能力的发展做好奠基。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为例,教师可在不同的教学材料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明确掌握“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等发展目标,进而对自身行为进行明确约束。在古诗教学板块,教师可导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通过对教学知识的反复解读,使德育教育借助语文素材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对于科普性较强的教学篇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探究观念,要求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求证的良好素养。语文教学中包含大量的人文教育知识,在积极落实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导入更为丰富的教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发现真理、践行真理的机会。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结构中,德育教育已经与教学材料紧密结合,在发起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尝试利用国学、传统文化等材料对学生进行再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2.3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

先贤的教诲对当前的教学活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德育教育理念的传输,更要做好德育教育理念的实践工作,依靠社会实践、自由实践、小组合作等形式将德育教育活动提上日程[3],为学生创造接受德育教育、理解德育教育、践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在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布置班级环境,要求学生积极利用自身行为验证相关德育教育理论。以名人名言为例,针对鲁迅先生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会有的”一句,教师可要求学生培养自身的时间利用观念,将零散的时间整理起来,进而培养其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利用“一寸光阴不可轻”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对于“海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句,自我意识较强,教师可结合教学材料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求其以自信、自强等理念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为个人成长提供实质性支持。通过环境的配合,学生能够时刻接触德育教育,对于德育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结语

德育教育理论为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价值,教师应在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之间建立新的平衡点,使学生在文化课程中感受德育理念,践行德育要求,以自身行为积极回应德育教育,从而为道德意识的成长储备养料。

参考文献

[1]杨晶晶. 小学德育教育时效性的相关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8(8):66-66.

[2]杨春华.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9):1-1.

[3]周文莉. 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建议研究论述[J]. 东方教育, 2015.

猜你喜欢

关联性德育教育小学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学贯中西(4):AI的时序性推论技能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