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自动化技术设计应用
2020-10-21王春艳孙陈军高玉兰石梦影
王春艳 孙陈军 高玉兰 石梦影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电梯的重要性也在随之而提升,但当前的一些电梯安全事故时常发生,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自动化技术是电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到电梯具体情况和使用寿命。为此有关人员应当有效提升到电梯的自动化水平,保障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梯;自动化技术
1、前言
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得了电梯的安全和运行工程量也在不断变多,有效的确保到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电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使用期限。自动化技术在电梯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对电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新型电梯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电梯运载效率的大幅提高
新型的电梯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传统的电梯运载模式发生转变,现代化的技术可以使电梯自动识别每次运载货物的重量, 进而判断此次电梯是空载、中载或者是满载。通过对货物重量的判断,电梯自动化系统就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功率,使其输出的实际功率和货物的重量相匹配,达到最终的运输目的。对于空载的电梯,其在运行时的速度跟普通的运输货物时的电梯相比也是有时间上的区别的。空载电梯的运行速度要远远超过电梯载人时的运行速度。这点和传统电梯相比,具有非常大的进步,不仅可以控制电梯的功率,防止其功率浪费,又能很好的节约时间,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2.2最大限度地提升运载量
新型的自动化电梯都普遍应用了ATW2.5智能化电机,它的运行功率是传统电梯电机功率的二十几倍,在投入使用中将会承载更大的负荷,并且还可以提高电梯运行的效率,使用期限也会延长一些。在高层的写字楼中使用电梯自动化技术可以为办公人员提供更为快捷的办公环境。
2.3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也有助于提高超高层
建筑电梯的智能化水平没有采用自动化技术的电梯往往都不具有很高的智能化操作技术, 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对楼层的识别、完成日常工作量等,而自动化技术将会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可以进行多个电梯的联动分析与判断,也可以依据整个建筑物的需要调整电梯实际到达的楼层数量,实现分层与分流的双重管理模式,提高电梯运行的效率,并为不同的人们提供差异化服务,避免了排长龍而等候电梯的现象。
2.4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效地提高了电梯
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用户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自动报警和问题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梯事故与风险的防范水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 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有些电梯还可以在发生爆炸、火灾等的情况下正常使用,降低了事故的损失。
3、电梯自动化设计的有效应用策略
为了提升高程建筑中的电梯自动化应用水平,在设计阶段就要做好整体方案的设计,投入运行的过程中还要对电梯使用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的措施,以此来提高电梯运行的整体效益。
3.1自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对于新型电梯的自动化技术来说,自动控制体系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对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一般要把自动控制体系分为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电梯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四大管理部分。通过相关部门的职能划分,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联合作业,就可以实现整个电梯系统的自动化运营。
3.2要建立健全高层建筑电梯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是实现电梯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的基础环节,对系统框架的设置可以明确电梯具体的功能与作用,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层级管理模式,将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划分更加细致化与明确化。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块划分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层、机电设备养护层、电梯运行工况监控层、电梯运行管理层、外部环境控制层。每一层级之间都是有机统一在系统整体之中的,在建立层级管理系统中要充分考虑电梯的整体运行需求和标准。
3.3要选择合适的控制设施
自动化控制的管理设施要求包括三方面:一是自动化控制作业设备,包括电梯的升降与制动系统的操作器件等;二是信息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对电梯运行的情况加以记录,同时还要根据高层建筑电梯运行的需要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完善电梯自动化管理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系统,为随时了解运行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三是中央控制设备的选择,要满足监控的日常需求,同时还要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电梯调度要求,保证电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
3.4提高环境的监控力度
为电梯的自动化运行奠定坚实的外部条件。新型自动化电梯的运营环境监控是保证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步骤,对外部环境的监控包括高层建筑电梯运行的实际环境和对电梯实施管理的环境两个方面。从运行环境来讲,又可以细分为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电压和电量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控制可以运用预设标准值警戒线的方式来提高监控的效率,发现运行的数值超过了警戒限度,控制中心要立即做出对应的指令,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从管理环境来讲, 主要是对电梯运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判断,管理人员利用USP系统对管理参数进行分析与显示,并运用网络环境的便利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切实提高电梯运行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4、电梯自动化系统的配置
我们要对自动化的软件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都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实现楼房里面电梯的自动化操作。这样,我们才能给业主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梯的自动化硬件的选择上,要根据电梯自动化系统的主要运行的情况和建筑物的建设情况来一起考虑,结合到一起,不能只考虑一个条件。上位机是监管系统,主要对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同时还能够收集电梯运行的数据,分析数据。保证电梯在安全的环境下运作。PLC大家都很熟悉,是实现每个单元环节的连接的情况。选取也很重要,因为要保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不能出差错,再用PLC对每个输入和输出的单元进行监管。我们要把电源给成交流的电源,因为电源是给电梯的运作提供能源的,这样就能够满足电梯有不同的频率。 我们一定要对电梯的人机才做的界面做测试,保证能够正常使用,没有差错。人机操作的界面有些控制的部分,主要含有故障详情的显示界面,电梯的智能化的运行参数的设置等界面,还有故障情况的界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是电梯发展中的主流,其能有效适应到当前的社会环境。为此只有不断对其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才能及时的改进和更新到电梯的自动化技术,从而不断满足到社会当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钱茂樑. 电梯自动化技术设计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 263(0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