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初探
2020-10-21郑甜甜
郑甜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确立,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各项学科教学的重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学科,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又培养学生们的法治观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中学时期的必修课程,教师们需带领学生做好该学科的学习工作,并在教学工作中采取适当地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一般来讲,多数人认为在学习文科时,不必要转换太多思维,只要能将知识的要点背诵下来,就能答题成功,得到满意的分数,这是错误的观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虽然是一门文科性质的课程,但是其内容中存在着很多知识逻辑与观点,主要锻炼学生们的价值观方向,考察学生们正确看待事物的能力,而非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领悟,找寻到知识点的核心,才能在答题时对应上正确的知识点。
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也容易出现误区。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讲,这是一门可容易可复杂的学科,这个界定点与教师的讲课风格相关,一些教师认为该学科简单,只为学生们串讲课程内容,布置该背诵的任务,即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该学科内含复杂的观点与逻辑,在教学时,为同学们解析内涵,探索学科的内在精华,而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和不同的成绩,所以为做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们必须统一教学方法,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探索出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下内容,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教育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情景教学,转换体验式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虽然长篇大论,但其内容多是来自于生活,是生活哲理的总结,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选择结合现实生活转换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完成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恰好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一般只是纸上谈兵,在遇到题目时,也往往只是做到了知识点与题目之间的简单对应,没有真正地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理解学科知识的真正精华。不仅如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因内容繁多,课本中经常出现大段的内容需要同学们理解和背诵,而这对于学生们来讲,往往是忽视理解的过程,直接进行文段背诵,这与学习精髓完全脱离开来,学生也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上时间完全成为了教师为学生们勾画背诵重点的时候,没有了课程存在的意义。情景教学法的精髓是让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体验课程内容所讲述的道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理解并背诵,这样还能为学生们的背诵任务减负担。
比如,教师在教授《青春的情绪》时,这是与学生本身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内容中包含了多种情绪特点和类型的叙述,而且需要学生在学习后学会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情绪特点和区别,最终学会管理情绪。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们设置分享的环节,让学生们自己说出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刻,分享出来让学生们发言分析这种情绪有什么特点,是什么样的情绪。通过这样简单的情景带入,学生就能通过“故事”学会分析不同的情绪,掌握情绪的知识点,而且理解代替背诵,能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质量。
二、案例教学,对教材深入探究
案例分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中典型的题型之一,所以一般来讲,教师们在教授完课程之后,一定会为学生们安排背诵任务,要求学生们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有内容可写。不过,教师们这样做也忽视了平时的练习时间,正确地来讲,教学大纲虽然是以全本书的内容为主要框架,但是仍然包含有重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们事先说明章节的重要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授课完之后,匹配适当的案例习题进行练习,这样一来,考点对应考题,学生才能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知晓试题考察的方向。
比如,在进行《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時,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重要的知识点,这一章会是考试考察的重点,其中有《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三章内容,而且这三章之间是存在着逻辑的,在考试时,若要涉及到这一章的知识,也会考察这一章中的多个知识点,让考点之间有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为这一章设计或寻找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们作答,教师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们掌握考试的方向,真正做到学有所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就不会仅限于是一个文科性质的只需简单背诵的学科,其中的逻辑和价值观就能得到学生们的重视,让学生们摆正学习的态度。
三、讨论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理科教学多在课堂上设疑,文科教学也可以,教师安排在课堂上进行适当地讨论,有利于拓展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则是一门语言逻辑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深度和广度可深可浅,而且,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区间,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出现理解错误的现象,造成在答题时不会使用正确的观点作答。所以,教师们安排学生们在课上进行讨论的环节是有价值的。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涉及到许多与“法治”有关的内容,例如“理解权利和义务”,这部分会出现许多误区,比如“权力和权利是有区别的”,如果这种误区不被纠正,会影响学生们的认知。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典型的误区搜集出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还能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高效的教学成果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维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关乎到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们必须为学生们做好方向引导,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建立健康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忠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91-92.
[2] 郭一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61.
[3] 杨鹏飞.生活化思维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文教资料,2019(0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