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2020-10-21谢丽琼
谢丽琼
摘 要: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音乐教师要挖掘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音乐学科;渗透德育
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中,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融合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和需求对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虽然目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逐渐被广大老师所重视和认可,但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因为考试的压力、升学压力,导致教师在观念、理论、实践等方面都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尤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对德育教育认识不足,创新德育教育路径的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这是教育规律的反映,也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音乐教师要挖掘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要切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歌唱、欣赏、音乐游戏、音乐发展史和音乐人物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实现音乐教学的教育目的。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从以下三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作来引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而后播放北京天安门升旗的场景及播放学校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犹如身临其境,深深地体验到升旗的庄严;最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及旋律创编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祖国的伟大。通过以上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也让学生知道了国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使祖国这个神圣的称谓,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在教《卖报歌》时,我结合图片、视频、配合音响,讲述旧中国报童吃不饱、穿不暖,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要去卖报的痛苦生活,揭露旧社会人民贫困潦倒、民不聊生的现实。通过朗读歌词、学唱歌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充分利用音乐意境,激励学生向善向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中的意境,激励学生向善向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在教《嘀哩嘀哩》一课时,我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引导学生说出自身找到的春天,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春天。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春天来了,一群少年儿童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在绿油油的田野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嬉戏玩耍的情景。活泼、欢快的乐曲让学生陶醉,更让学生懂得了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又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这首乐曲时,我一边引导学生听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等来理解音乐形象,一边观看动物的图片、视频,学生通過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很容易理解乐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可爱的小动物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出现了,这让学生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兴奋,产生了对动物美善喜爱的情感。而凶猛、残暴的动物却在低沉、浑厚的音乐中展示出来了,这让学生感到非常紧张与不安,使学生产生对邪恶憎恨的情感。课堂教学中,我巧妙地抓住学生的情绪,激励学生要向善向美,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完全置身于美善与丑恶交替的意境中。
三、体会音乐内涵,陶冶音乐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音乐教学中,我把单调的思想品德教育溶于音乐教育之中,寓教于乐,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启着学生纯净的心灵。例如:在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先跟学生讲述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从而激起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渴望,使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接着指导学生认真学唱歌曲;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表演能力,同时也因为要做道具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教学中,我通过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告诉学生不要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要学习蜗牛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音乐教学的德育功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音乐课堂变成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充满欢乐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云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3] 倪尔康.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