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2020-10-21王翠
王翠
摘 要: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环节,学生的平均年龄偏低,心理素质不够成熟,认知较为浅薄,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而课前预习习惯作为对学生影响较为深远的习惯之一,更是应该受到重点的关注。因此,本文针对这个课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预习即在正式学习之前的准备环节,是一种学习方法。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一方面,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建立初步的认知,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在课堂学习时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对重点与难点进行着重的学习,进而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逻辑,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小学生数学课例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愈发正式起来,而帮助学生建立预习习惯,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数学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课前预习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能够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与教师在课堂中的互动更多,注意力也更集中。相对于未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来说,提前预习的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对知识脉络的掌握更加全面,对同一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去分析理解,学习质量更高,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成效。因此,小学数学预习习惯对学生听课效率具有极大的良性影响。
(三)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而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则可以有效地落实新一轮教育改革方针,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扭转学生对数学课堂数学知识学习枯燥乏味的固有认知。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性。
二、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预习观
数学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培养预习习惯,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对预习产生清晰的认知,明确预习习惯对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树立正确的预习观,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自主学习中,为教师对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任务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因材施教,时常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建立起师生交流的有效桥梁,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与信任感,从而使教师能够深入地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并结合教学内容与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储备量、性格特点、表达能力等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前预习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二)設计有趣的预习作业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低,对新鲜事物仍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预习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精神。例如:在即将学习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认识小数》时,教师可以结合情景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一道具有趣味性的试题,如:“森林开展水果节,小刺猬与小松鼠的水果店都在做活动,两天前两家水果店同时进了同样多的苹果,现在,小刺猬的水果店剩余苹果0.23吨,小松鼠的水果店剩余0.21吨,请问小刺猬与小松鼠谁的水果店卖出的苹果最多?最多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课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兴趣与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在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对数学知识展开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运用小组合作进行预习
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行培养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小组成员间能够相互影响、互相监督、达成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进而使学生间不同的观点能够进行有效的摩擦,产生新的火花,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的看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学生气候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即将学习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方向与位置》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组,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红旗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篮球架在红旗杆的什么方向?”、“,食堂在教学楼的什么方向?”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需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们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班级更具凝聚力。
(四)及时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预习成效的高度总结,也是学生发现自身学习问题的有效方式。在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需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量,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与纠正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认可与表扬,使学生能够对预习学习产生自信心,对自己产生自我的认同感,进而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预习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为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时,教师可以先根据这一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张较为基础的试卷,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与创新,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督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海林.基于高职扩招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11):255-257.
[2] 胡金.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文存阅刊,2020,(4):11.
[3] 陶尔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