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①
2020-10-21陈建清
陈建清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小学生文章理解能力的关键。本文即是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小组合作集体探究三种方式,对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些更加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阅读教学模式逐渐走入教学视野之中。这种高效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效果,同时更加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进而从根本角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其首先需要学会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入手,逐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这是保证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当然,学生阅读兴趣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先从具体的课程阅读学习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语文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吗?”学生:“看过。”老师:“你们最喜欢其中哪一个人物?”学生:“诸葛亮。”/“周瑜。”/“曹操。”老师:“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智慧人物,那么你们说周瑜、曹操和诸葛亮,他们谁的智慧更高一筹呢?”学生:“诸葛亮。”/“曹操。”/“周瑜。”老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很不一致,但是我们要将真凭实据,而不能只惩一时的口舌之利。”学生:“曹操先后打败袁术、袁绍、吕布等人物,一统北方。”/“赤壁之战中,周瑜打败了曹操。”/“草船借箭中,周瑜曾主动承认自己不如诸葛亮。”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草船借箭一课,看一看这三个人物究竟谁最厉害,又是怎么厉害,好吗?”学生:“好。”
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所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的是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其并不直接从语文阅读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而是在将语文阅读知识转化成为具体问题之后,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此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语文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学生:“伟大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老师:“这些都是毛主席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而言,但是对于他自己的家庭而言。他也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对不对?”学生:“对。”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毛主席做父亲的一面,大家先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好吗?”学生:“好。”在学生阅读文章结束之后,语文老师便可以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本文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子在抗美援朝中牺牲后,毛主席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的悲痛心情和对爱子遗体是否运回国内的事情。”老师:“没错,那么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们的内心有没有被感动呢?”学生:“有。”老师:“具体是哪些语句把你们给打动了,找出来,说一说为什么?”学生:“毛主席在接到爱子牺牲的电报之后,一天什么话也没有说,不停地抽烟,也不吃饭,这充分体现出毛主席的悲痛心情。”老师:“很好,但是你们能够真正体会主席的那种悲伤绝望心情吗,或者说你们能想象出毛主席当时是什么样的神情吗?”学生:“毛主席的神情一定是痛苦的。”/“凝重的。”/“绝望的。”
三、小组合作集体探究
所谓小组合作集体探究,指的是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时,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语文知识的探究学习,如此不仅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语文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之后,体会父母的两种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在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之后,语文老师便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进行巡场监督,以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和思路。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语文老师便邀请小组代表进行总结陈述,然后按照学生们的思路进行深入剖析,继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其不仅需要小学语文老师注重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还要学会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锻炼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思考能力,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不断加深学生對语文阅读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春风.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又有趣[J].基础教育研究,2018(12):66-67.
[2] 朱晓露.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