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市产业集聚区火灾风险调研分析与治理思考

2020-10-21周鹏

今日消防 2020年2期
关键词:治理

周鹏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漯河市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现状,系统分析产业集聚区火灾风险及其致因,从完善管理职能、夯实基础建设、加强专项治理以及健全长效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旨在有效防范化解产业集聚区企业火灾风险。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火灾风险; 治理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速和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各地不断开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形成各类多功能、集成化、高度密集的产业集聚区,园区企业多为重点建设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园区建筑多采用简易化、标准化设计,先天隐患突出、用火用电不规范等火灾风险多,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多起产业集聚区重特大火灾事故。本文以漯河市产业集聚区火灾风险为例,就如何加强产业集聚区消防监督管理,确保企业健康安全发展,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討。

1   漯河市产业集聚区简介及此类园区特点

漯河市共有沙澧产业集聚区、淞江产业聚集区、东城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舞阳产业集聚区和临颍产业集聚区6处产业集聚区,建成区总面积约88.55 km2,共设置普通消防站4个,小型消防站1个。由于漯河市特有的交通便利、劳动力多、资源集中等优势,产业集聚区内食品加工、制鞋制衣、化工生产、仓储物流以及电子生物等全产业、全业态集中发展,厂房、人口密集。在2019年漯河市开展了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状况摸底排查,初步统计共有各类企业430家,进驻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有自动生产技术先进、科技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企业,也有劳动力集中、技术设备水平低的小微企业,一般占地面积在几千平方至几十万平方不等,规模、功能复杂。

2   火灾风险及致因研究

(1)基础设施不足风险。受制于各地经济发展需要,个别产业集聚区未编制消防专项规划或消防专篇。一些产业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赶工期、重经营”现象,消防基础设施没有同步落实,特别是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未同步建设,消防水源多采用水罐、增压泵等形式,消防设计规划的滞后造成厂房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以沙澧产业集聚区为例,该园区有消防队站一处,消防指战员15名,面对快速增长的企业数量和不断扩大的园区规模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园区未铺设市政管网,火灾时消防供水成为较大难题。

(2)违法建设硬件风险。消防审验对建筑安全是显性和难以弥补的,一旦未经审批直接投入使用,往往带来安全疏散、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等先天火灾隐患,后期整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措施。为了保证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快速入驻、建设和投产,一些园区企业未审先建、边建边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园区建筑多为标准化厂房,后期承租给一个甚至多个企业,由于不同的火灾危险性和生产工艺,没有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自动喷淋等消防设施,带来先天硬件风险。

(3)违章经营人为风险。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且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易燃可燃物品,防火分隔不到位、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问题突出。园区在规划时考虑经济因素多,擅自将生产、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的企业盲目混合布局,改变原有建筑使用性质,加大火灾负荷;部分企业受利益或生产要求驱动,擅自封闭安全出口和排烟口,违规设置夹层,甚至违规在生产车间内设置办公室、员工宿舍,形成典型“三合一”、“多合一”建筑。这些人为的违章生产经营和改建都带来大量火灾风险。同时,违规动火作业也是火灾高发的重要原因,由于施工人员不熟悉场所火灾危险性、未落实动火作业制度而违规电焊切割引发的事故十分频繁,据笔者了解,此类火灾占园区火灾总数的30%以上。

(4)责任缺失安全风险。产业集聚区内的许多厂房是租赁使用,使用企业没有建筑产权,往往不愿对消防投入太多,加之企业消防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消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导致多数企业消防组织不健全,没有配置专职消防力量,安全投入相对较低,内部消防组织和队伍形同虚设。同时,园区企业员工多数是周边村民,文化程度相对不高,这一群体受流动性、工作作息时间等因素制约,主动接受消防教育培训意识不强、机会不多,消防基本常识缺乏,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3   问题分析和治理对策

(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产业集聚区一般都有独立的管理委员会,多为当地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园区企业基础设施、产业承接和协调服务等相关工作。应加强园区管委会消防组织建设,整合安全监管力量,常态化实行摸底排查、风险评估、隐患整改和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行业部门联合检查,或将园区消防安全评估纳入政府服务范畴,对园区整体布局、基础设施和企业生产工艺、储存类别及火灾危险性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形成园区消防管理现状和火灾风险评估,为政府部门对整个园区的消防工作部署提供有力参考。有条件的,可引入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分类管理,对园区基础设施、建筑布局、储存物质、风险评估以及企业人员、装备等情况纳入系统优化内容,动态综合整治,确保安全规范。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把企业入驻源头关。落实产业集聚区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建设,将集聚区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消防规划并组织实施,特别是消防队站、消防供水等影响火灾处置“欠账”的园区要组织专家研究,分别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限期完成补建工作,确保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建设同步发展。严把园区企业的立项、选址、建设、审批、发证等源头关口,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坚决叫停,后续开工建设的企业要符合消防法规要求,避免先天性隐患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各地在企业入驻时应明确建筑使用范围、生产性质和消防安全条件要求,针对入驻企业申报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核查,严格对照整治标准,及时组织联合核查,坚决把好安全关口。

(3)完善协同监管体系,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充分发挥政府综合治理成效,组织工信、规划、住建、应急管理、公安、消防等定期联合检查,实地摸清产业集聚区各类企业底数、建筑消防设施状况及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加强信息采集、申报备案、隐患排查、督促整改、行政强制等手段,实施动态综合整治。?按照“一厂一对策”原则,根据企业隐患程度和整改难度,科学设计补救措施,提供便利措施,督促企业按规范抓好整改;存在重大隐患且久拖不改的,要依法采取督办、约谈、问责和停业等措施强力推进。此基础上,逐步将企业违章生产的消防安全不良行为纳入企业征信信息系统,并与上市管理、信贷支持、资质管理等分级挂钩,有效促进企业自觉整改火灾隐患。

(4)立足企业自我管理,建立长效管理体制。企业生产经营作为市场行为,必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逐步完善相关制约、保障机制。园区各企业尤其是群租厂房应明确厂房产权方和各租赁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划定消防管理范围,逐步建立厂房使用备案制度,确保厂房生产性质、储存规模、安全布局等信息动态更新,为相关部门开展日常管理奠定基础。各企业应加强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地,以火灾警示教育和常态化培训演练为抓手,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培训,着重培养企业消防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熟悉产品火灾危险性和特性及灭火方法的专职人才,切实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加强企业消防联勤联动建设,符合建队条件的大型企业应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各类中小型企业按标准建设微型消防站,并实行区域联防机制,加强实战演练,形成初期火灾自救合力。

参考文献:

[1]   庞建军.危险化学品产业聚集区火灾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1):45-47.

猜你喜欢

治理
水电站机械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制度+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各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结构的因子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治理视角下独立学院的章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