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医疗卫生系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风险分析和对策
2020-10-21范立刚杨艳山
范立刚 杨艳山
摘要:本文通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消防远程监控、视频监控等途径创新医疗卫生系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模式,为疫情防控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卫生; 消防监督管理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各行业系统、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全力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之中。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刚刚走过改制转隶一周年的历史阶段,就迎来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考”。面对这次疫情阻击战,消防救援队伍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消防执法形势、优化指导服务水平,为一线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医疗机构和医疗用品生产企业提供绝对安全的消防安全环境,切实发挥消防安全保障主力军、国家队作用,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课题。同时,也为重大疫情等特殊时期消防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为今后消防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经验。
1 医疗卫生领域及特定情况下的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一是医疗卫生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尽管当前全国火灾形势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卫生系统面临严峻的形势。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2017年2月27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号楼顶发生的火灾;2019年10月9日,安徽涡阳县店集镇卫生院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等等。
二是特定情况下的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因疫情影响,当前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医疗机构火灾风险增大。疫情发生区医疗卫生系统因疫情的蔓延,患者大量增加,人员密集,且因隔离要求造成部分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火灾风险加大;二是医疗物资火灾风险增大。因响应国家号召和公民义务,各企业单位及个人捐赠医疗用品和物资集中到医疗机构,造成物资聚集多,火灾风险加大;三是医疗机构电力保障火灾风险增大。因患者集中在医疗机构治理,造成用电荷载加大,供电系统24小时不间断高负荷运行,造成火灾风险加大;四是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难度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各级医疗卫生系统工作重心发生变化,将绝大部分精力用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行业系统和单位内部消防安保人员身兼数职,不能集中精力开展自查自改,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带来的火灾风险尤为突出;五是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火灾风险增大。因疫情防控需要大量的医疗防护用品和医疗器材,为满足疫情防护需求,大量生产口罩、消毒夜、医疗手套、医用隔离服、医用护目镜和医疗器材药品的企业加班加点运行,满负荷运转生产,造成企业火灾风险增大。
2 当前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风险
一是建筑物自身原因。因建筑年代有历史沿革,医疗卫生机构建筑消防设施设置与现行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存在较大差距。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视,大量的新建改建医疗卫生机构快速建设并投入使用,由于当时的节能需要和法规标准不健全,大部分医院外墙保温采用的是易燃可燃苯板,极易形成立体燃烧,火灾蔓延迅速。
二是特殊时期的原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防护用品企业用电设备大量增加,用电负荷激增,电气火灾风险加大。医院患者大量增加,人员密集,且因隔离要求造成部分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为阻隔细菌蔓延,停用防排烟设施,造成自身防御能力降低,火灾风险加大。医疗用品企业满负荷运转生产,企业火灾风险增大。
三是防控疫情需求。医疗机构和疫情发生区红十字会等库房(仓库)84消毒液、双氧水、高纯度酒精(乙醇)以及医用氧气大量存放,此类物品大都具有强氧化性,有的本身就是易燃可燃物品,有着严格的存放标准和管理要求。同时,各地捐赠和自行购买的防护装备大量增加,原有库房严重不足,存放位置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火灾负荷增加。
四是救治工作需要。疫情严重地区,政府根据救治需要,将医疗机构原有建筑改变使用性质,门诊楼等改为住院部,收治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但门诊区域大多以开放式场所接待患者,病房楼则需要护理单元之间采用不低于2小时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高层病房的手术室还应设置避难间等等,造成了新的火灾隐患。其次,部分地区临时征用体育馆、会展中心、博览馆、仓库厂房等建成“方舱医院”(仅武汉市就建成11座“方舱医院”),收治大量患者或疑似患者,但此类场所并不符合医疗机构消防技术规划的要求,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缺少消防组织机构和专兼职消防员,火灾防控能力差。
五是受疫情影响。因新冠肺炎具有人传人,易感染等特点,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实施封城、封路、封小区、封村庄、单位自行隔离等强有力的防控措施阻止疫情蔓延。同时,消防监督人员因防护装备不足,无法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单位的火灾预防和责任落实主要靠单位自己负责,落实效果无法有效监督,存在盲点和死角。
3 特殊时期消防医疗卫生系统监督管理的对策
当前,既是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也是医疗卫生系统火灾防范的关键时刻。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必须提高站位,扛起责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火灾防控,第一时间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是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及时向各地党委、政府汇报,引起重视,加强同各地各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联系沟通,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指挥部统筹考虑,综合实施,切实发挥消防主推手作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政务外网等自媒体手段,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火灾风险提示,群策群力做好特殊时期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单位的火灾预防工作。
二是發挥行业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职能,引导行业部门履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一岗双责”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督促开展医疗行业联合检查,落实行业监管职责,推动消防监管从“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从“管事”向“管人”转变,从“查隐患”向“查责任”转变,引导单位树立“消防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三是突出医疗卫生领域管控。加强对辖区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服务指导,对生产防护服、酒精、消毒液医疗保障产品要重点服务,指导单位对发热门诊、急诊、住院处、ICU房等重点部位和持续运转的用电、用氧等设备定期开展检查巡查;对新建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点要主动介入,在建筑材料、耐火等级、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等方面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建议,防止产生先天隐患。
四是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抽调消防业务技术骨干,组建专家指导服务团队,实施医疗机构和医疗防护生产企业“一对一”行政帮扶指导,向社会公布行政指导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逐个针对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隐患,制订分类指导预案,实施一案一策,定人定责定岗,全力确保特殊时期医疗卫生系统不冒烟不着火。
五是创新消防监管手段。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消防远程监控、视频监控等途径了解掌握监管对象日常管理、责任落实、消防设施状态等情况,探索实行网上监督、网上指导、网上服务,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六是强化重点部位防火监控。针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点医院和场所,落实24小时监管制度。消防部门要全面掌握此类场所每日值班人员和动态,每两小时与医疗机构微型消防站或消防保卫部门联系一次,主要针对其配电室、水泵房、消毒剂、氧气站、消控室、防排烟机房等重点部位开展监控工作。要重点监控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消防车通道、举高消防车操作场地的畅通。
七是开展全面消防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微信、短信、抖音小视频等方式,向党政领导、行业部门、单位负责人、街道、社区、物业网格员、派出所民警、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等目标人群,密集推送火灾防范提示和工作措施要求,开展点、线、面消防知识普及宣传。针对当前群众大多数居家活动的情况,将居村民住宅作为当前火灾防范的重点,坚决遏制村民住宅火灾高发势头。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节特点,通过电视广播、乡村大喇叭等方式,集中开展提示性、普及性消防常识宣传。
八是发挥各级网格化作用。发挥大中小网格的作用,在全面摸牌新冠肺炎分隔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网格员职责,把消防安全责任和压力传递到乡镇街道社区、居村委会和社会单位,压实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强化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和群防群治力量,集中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督促开展每日防火巡查,使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无死角管理,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严防家庭火灾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全国上下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要担当作为和英勇奉献,全员响应、全员动员,认真做到尽责、尽心、尽忠,迅速制定各类突发疫情的消防监管应对预案,不断创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医疗卫生系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模式,全力确保消防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始终做到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