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学校歌的育人功能
2020-10-21姜俊亮李惠
姜俊亮 李惠
摘要:校歌是大学的精神图腾。本文对大学校歌的历史传承及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并就育人功能的视角对大学校歌在德育、美育及智育上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大学教育中应充分地发挥校歌在育人层面的功能,在传唱中将大学的精神颂扬和传承。
关键词:校歌;育人;功能
校歌具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可视为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的传达,是对学校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精准阐释。从某种程度而言,其与校徽、校训共同构筑了大学的精神图腾。校歌的传唱过程中,对内可以实现对于学子精神的凝聚,对外可以实现对于大学精神的展现,能够起到激励人心、化育心灵的作用[1]。本文将从育人这一视角对大学校歌这一历史而又现代的文化样式进行新时代的解读。
1大学校歌的历史传承及文化意蕴
1.1大学校歌的历史传承
在上世纪的最初20年,我国的新式教育开始逐步地萌发,学堂乐歌孕育期中、传唱其中,成为那个时代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相关资料显示,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当时的学堂乐歌已有1300左右。這一校歌的前身,为校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石。我国校歌的总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五四时期、战争年代、建国以后。校歌的发展史与时代历史紧紧相连。在五四时代,前期在大学所传唱的校歌有着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如《南京高等师范大学校歌》《南开大学校歌》等。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校歌在五四后期发生了质变,如《复旦大学校歌》等,开始在校歌当中倡导科学、自由的思想。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中国社会走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学校歌的在主题特征十分的明确,激昂的校歌当中抒发着对于敌人的愤怒和反抗,流淌着强烈的爱国情怀[2]。如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等。时代的远去而校歌及校歌的基因却得以流传,在和平年代这些校歌仍在被传唱,充满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建国后一些老校歌虽经波折最终被保留了下来,也有部分校歌被改写或重新拟定,这为校歌注入了新的时代因子。
1.2大学校歌的文化意蕴
大学校歌是一所大学文化底蕴的自然流淌,透过校歌人们往往会读懂大学,也被大学深厚的文化及浓烈的家国情怀所感染。在校歌的歌词创作过程中,受到儒家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大部分校歌在语文的运用上极富特色,呈现出一种凝练典雅、豪迈激昂的主要特征。这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大学催人奋进的文化所决定的。同时,我国大学校歌在歌词上的格律的痕迹相对还是十分明显的,注意叠声、叠韵、叠词等手法的运用,整体风格上趋于古典。在校歌的谱曲方面,多数校歌内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美,歌唱之时朗朗上口、旋律铿锵,充满了向往和朝气,富有时代精神,催人奋进。如清华大学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爱跻,祖国以光……”
2我国大学校歌的育人功能
2.1大学校歌的德育功能
奥地利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有着影响情感的能力,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无疑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一个。”大学校歌在学习生的传唱,在潜移默化当中能够影响到其品德的养成,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校歌将具有它的第一大育人功能——德育功能。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能够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校的的情感。爱国是大学校歌中最为响亮的一个词汇,也是校歌的精魂[3]。我国最早的大学校歌《南洋公学师范学院校歌》中唱到:“警警警,惧而思奋,愧而思奋,勤学勤诲,急所当务,醒醒醒”。由“警”开始到“醒”结束,内心中充满着对国家忧患的担当,爱国之情跃然而出。同时,在对校歌的深入研究中也发现,很多校歌之所以被流传有着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文化的传承居功至伟。这里边深深镌刻着对于校园的炽烈情感。如复旦大学的校歌中国唱到:“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
2.2大学校歌的美育功能
一首优美的大学校歌在文化的内涵上及歌词的意蕴上有着其独特之美。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校歌将具有它的第二大育人功能——美育功能。大学校歌当中对科学的推崇、对自由的奋争、对罪恶的厌恶、对美好的讴歌都让学子产生深深地共鸣[4]。大学校歌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二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就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言,大学生通过对校歌的传唱,使得自身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校歌当中的意蕴,体会到校歌当中高超的意蕴,进而提升自身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就陶冶学生性情而言,大学生通过校歌的传唱能够被其中的歌词来美好自身的气质风度,能够被其中的曲调来唤起心中美的旋律,使心灵的蒙尘得以荡涤,使精神的境界得以提升。
2.3大学校歌的智育功能
校歌本身的学习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力和想象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校歌将具有它的第三大育人功能——智育功能。如很多大学的老校歌都是有文言作词,歌词语言凝练、含义隽永,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并通透过对大学校歌中所蕴含的警句和典故的解读,实现对校歌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校歌也实现了在音乐造诣上的极大突破,很多老校歌在作词、谱曲及演唱的过程中是十分考究的,大学生在对校歌的深入学习中,将能够逐步领悟其中的真谛,使得知识得以拓展、悟性得以提升。深厚的文化背景及高超的审美境界中,都将有助于大学生创造力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大学校歌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大学隐性文化中最为靓丽的一个。对于大学生而言,校歌不单单是一串音符、一簇象征符号,更是表达学生对于学校热诚和挚爱的歌曲,是莘莘学子从心底献上的颂歌。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让校歌成为校园最动人的“旋律”,人人会唱、人人传唱,将大学的精神不断地弘扬,使校歌育人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颜刚威.论大学校歌的精神与影响[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4):14-15.
[2]左琼颖,刘剑宝.我们正年轻——湖南衡阳市老干部大学校歌[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12):56.
[3]吴叶林,崔延强.歌以载道:大学校歌与战时大学精神论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9,7(4):110-121..
[4]翟奎凤.近现代大学校歌与儒家文化及大同精神——以南大、清华、浙大校歌为中心的讨论[J].东岳论丛,2018,39(12):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