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2020-10-21董起广杜宜春雷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土壤水分降水

董起广 杜宜春 雷娜

摘  要:在黃土丘陵区农田当中,监测了不同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的短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降水、蒸发及灌溉的作用下,土壤水分含量在1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增加、减小、增加的变化趋势,0~30 cm土壤水分的变动较30~60及60~90 cm变动剧烈;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表现为表层0~3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低于30~60、60~90 cm,且其标准差更大,更易受到降水等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降水;蒸发

黄土丘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水平低下[1-2]。而水资源是该地区植被生长及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3],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生态建设。土壤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是该地区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水分来源[4],在不同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及植被覆盖条件下,受降水、蒸发蒸腾、地面径流、根系吸收等作用的影响,土壤水分会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5]。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及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区域生态和农业生产,。因此,研究黄土丘陵区土壤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对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植被恢复、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黄土丘陵区一典型流域的坡面农田,通过对其土壤水分的定位监测,结合区域气象条件,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地处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的羊圈沟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为碾庄沟流域的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为2.02 km2。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535 mm,且降水分布不均,7 月~9 月降水量可占到全年的60%以上,研究区域土壤类型以黄土母质发育形成的黄绵土为主,土壤质地均匀,疏松多孔,易侵蚀。研究区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

1.2 测试及研究方法

选取羊圈沟流域内一典型梯田耕地,坡面走向为南北方向,梯田位于沟道东侧坡面,在梯田耕地中安装A753 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等气象数据,气象站配备土壤水分监测模块,实时监测30 cm、60 cm及90 cm 3个不同深度下的土壤水分含量。于2020年4月25日开始监测,记录每天上午9点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同时记录当天气象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与蒸发的动态变化

从研究区域降水及蒸发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图1)可以看出,在研究时间段内,降水主要发生在5月上旬期间,在5月5日降水量相对较大,为14.4 mm,其次为5月6日,降水量为9.8 mm,5月3日降水量1.2 mm。整体上,4月25日-5月25日期间降水较少,总降水量25.8 mm。而蒸发量最大的发生日期为5月17日,当日蒸发量10.7 mm,研究时间段内累计蒸发量为199.7 mm,日平均蒸发量6.4 mm。由此可见,研究时间段内,总体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区域水分消耗以蒸发为主。

图1 研究区降水及蒸发动态变化

2.2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动态变化

图2 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过程

从2020年4月25日至2002年5月25日期间,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表层0~30 cm土壤水分的变化较30~60 cm、60~90 cm更为明显,波动较大。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呈现出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土壤水分第一次增大在5月初,其变化规律与降水在时间上性对一直,表层0~30 cm土壤水分含量在降水期间由最低时的11.19%增加至11.69%,增加量为0.5%;30~60 cm 土壤水分含量由15.57%增加至15.82%,增加量为0.25%;60~90 cm土壤水分含量由15.32%增加至15.59%,增加量为0.27%。由此可见,降水期间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以表层0~30 cm为主,30~90 cm 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微弱。降雨过后,在蒸发的作用下,土壤水分含量在0~30 cm、30~60 cm间呈现出微弱的减小趋势,0~30 cm土壤含水量减小了0.54%,30~60 cm土壤含水量减小了0.18%,而60~90 cm土壤水分基本不受蒸发影响,维持稳定状态。随后在5月中旬,各层土壤含水量又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增加过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期间进行的一次田间灌溉引起的,0~30、30~60、60~90 cm土层深度内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35%、0.49%和0.21%。

2.3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比较

图3反映了不同深度下土壤含水率平均值及其标准差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研究时间段内0~30 cm土壤的平均含水量为11.72%,30~60 cm为15.81%,60~90 cm为15.62%。0~3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小于30~60及60~90 cm。0~30、30~60、60~90 cm三种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标准差分别为0.49%、0.19%和0.17%,表现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说明深度越大,土壤水分含量越稳定,越不易受降水、蒸发等的影响。

3 结论

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水分在4、5月期间,受降水、蒸发及灌溉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其水分增加的变化趋势与降水、灌溉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且表层0~30 cm土壤水分的变化较30~60 cm、60~90 cm更为明显;土壤含水量  表层0~30 cm土壤水分含量的平均值显著低于30~60、60~90 cm,且后两者土壤水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土壤深度越大,其水分含量越大,也越稳定,不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动。

参考文献

[1] 王凤娇,梁伟,傅伯杰,金朝,闫娜娜.近年来的黄土高原耕地时空变化与口粮安全耕地数量分析[J].干旱区地理,2020,43(01):161-171.

[2] 李永红,高照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及治理[J].生态经济,2011(08):148-153.

[3] 王云强,邵明安,刘志鹏.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J].水科学进展,2012,23(03):310-316.

[4] 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01(06):521-524.

[5] 刘晓丽,汪有科,马理辉,梁宇.密植枣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根系分布关系[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07):90-97.

猜你喜欢

土壤水分降水
广州某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分析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1961—2017年铜仁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在安哥拉马兰热地区的应用研究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残膜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滨海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