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潭”地名之由来

2020-10-21詹豪强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君山平潭

摘 要:本文综述了“海坛”与“平潭”地名之由来,指出,“海坛”岛名来源于海坛岛上地标物:君山;而“平潭”地名则亦可能来源于海坛岛上地标物“君山”、或来源于海坛岛上另一地标物“三十六脚湖”。

关键词:海坛;平潭;君山;三十六脚湖

粤省惠州市惠阳区东北部有个镇叫“平潭”。本文所论的是,闽省福州市下辖的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位于闽省东南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平潭县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

平潭是区域文化学科“平潭学”的研究对象。大凡过去不是府城、县城的地方,不管她在清朝时期如何牛逼(清廷曾于平潭地方设置水师海坛镇),只要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地比周边好些。大都会沦为周遭人口中的“小渔村”、“小山村”。平潭便是如此,昔日福清县治下的海坛岛(今平潭综合实验区所在地)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说地名“平潭”由来之前,须先分析海坛岛的地名“海坛”之由来。

一、海坛

与“平潭”的地名一样,中国亦有个地方地名叫“海坛”,即位于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上岸山,虽温州此处的“海坛山”地名中的“海坛”与清代福建海坛岛间也有关。平潭“海坛”地名之由来,笔者认为,应源于海坛岛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即“君山”,在唐代文献中,则曰海坛岛之“君山”为“亶山”,亶是一种口小腹大的酒坛,如“皤罂”。南宋诗人陆游的《短歌示诸稚》有:“酒蚁溢皤罌,茗雪落小磨。”“海坛岛”故名。

我们今天在唐宋文献中还可以看到有关早时平潭海坛岛为“海壇”。随后的宋淳熙九年(1181年)梁克家修撰《三山志》卷三[地理类三]云:“福清县太平乡海坛里,海中间,八百里,户三千。”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平潭县南垄、北厝和南厝场等处,也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早在六七千多年前就有华夏人登陆这座岛屿。有文章说“平潭见于典籍记载,始于东汉”,但遗憾的是,笔者至今未能阅读到该典籍。但考古挖掘发现,平潭有华夏民族活动则始于商周时期。造地运动成就了海坛岛上的两大自然景观:“三十六脚湖”与“君山”,中国或其闽地之最大天然淡水湖,不在内陆,却在缺乏淡水的海岛上。海坛岛是一方美丽的海岛,有许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陶醉、所讴吟。笔者曾推测,远古所言之史前闽海岛屿“泉山”或“仙山”,可能即指今日之海坛岛。从各种多姿多彩的名称里,可以领略远古时人们对这座美丽岛屿的各种奇思妙想。

三国时,孙权派遣一支规模庞大的万人船队出海求夷洲和亶洲,虽然到达了夷洲(即台湾岛),可是亶洲并没有找到。亶洲(或澶洲)在哪里?一直成为历史上的疑案,众说纷纭。

亶洲最早和最详细的记载是在《三国志.·孙权传》:“(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从这段有关亶洲的文字来看,人们对亶洲所知不多,其地理位置亦不明确,归纳起来:亶洲在海中,靠近传说中的蓬莱神山,有数万户人家,它在很远的地方。说明三国时人们隐约地知道海外有那么一个大岛“亶洲”,它在哪里呢?

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农历新年刚过,孙权就迫不及待地派遣卫温、诸葛直率兵出海。其原因何在?就在于此时海上东北季风盛行,正是向南航行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季节,西南季风起后,就不利于南航了。从这个出发时间的选择上,也说明孙权所要寻求的亶洲(或澶洲),只能是在我国东南方向的海洋之中。

亦有人说,“亶洲(或澶洲)”在台湾附近,但未言明相当今何岛。笔者认为,亶读作坛。唐代之前的文献均称今日海坛岛为“海澶山”。“澶(chan)”意“水流平静”。唐之后,史籍文献则称今日之平潭岛为“海坛山”或“海坛岛”了。当然,这仅是笔者的推析而已。南宋时代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一书记载,自唐代起,从泉州向东出海,“舟行三日”可到澎湖岛、台湾岛以及平潭钓鱼岛所在岛屿位置。也就是在此时,笔者家乡“海坛岛”亦几乎同时进入中国版图。据《福建省历史地图集》记,五代闽国时期,改“海澶山”为“海坛山”,属长乐府。

清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经署福建总督史贻直申请,“移福清县丞驻平潭,为海坛岛设治之始,“平潭”地名取代“海坛”为行政区域名称当始于此时。这也是“平潭”地名首次出现于清代官方文献中。

二、平潭

上文分析了“海坛”岛名之由来,即“海坛”岛名源于平潭地标物“君山”,而地名“平潭”的出现则晚得多,是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年初,明朝朝廷在海坛岛潭头设“海坛游营”,下设“平潭汛”,平潭始有守土亲政之官。“平潭”因此作为海坛岛内的区域地名,此时的“平潭”指的是老城关南、北街一带(俗称“古街”,隶属“候均区”)。平潭“古街”的“五福庙”庙门门楣内横镌书“平潭古迹”,被认为是后来“平潭”地名之由来。那么,“平潭”地名又源于何处呢?

笔者分析认为,“平潭”地名亦有可能亦来自海坛岛之地标物“君山”。先来看覃:“覃”的本意为有盖的酒坛,衍生出谭、潭、镡(tan)、瞫。而“平潭”一词中“平”字何来呢?南宋梁克家的《三山志》,其后明成化年《八闽通志》解释“山势远望如坛,故名。”《福州府志》与《福清县志》均记“海坛适中之山,平坦如坛”,“平”字可能即出于此。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二月,清廷于海坛岛设置水师海坛镇后,需要新的地名来指称“海坛岛”,故有“适中平潭汛设总兵一员、游击二员……”。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设置于清嘉庆三年(1799)的行政单位“平潭厅”首次出现于官方文献《清实录》中,从此平潭脱离福清县管辖,直属于福建省福州府。

参考文献

[1]詹立新 主编,詹豪强、余小燕 副主编,“戍台卫国铸忠魂——海坛水师春秋录”,《平潭文史资料》,2019,(26),页127。

[2]福州市文物考古隊,“1992年福建平潭岛考古调查新收获”,考古,1995,(7),577-582。

[3]詹豪强 著,《詹豪强文集》,第一卷[海坛丛稿],页4-8,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4]詹豪强,“中国平潭‘钓鱼岛”。楚商,2019,(11),252-253。

通讯作者:

詹豪强(1963.10-),汉族,男,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平潭学、计算社会学。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猜你喜欢

君山平潭
君山:江南第一山
“君山”别名知多少
桐君山
平潭映象
斑竹丛中君山茶
实验区+自贸区:双核驱动 平潭提速
题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