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教学回“家”的路
2020-10-21陈丹
陈丹
一直有这种困惑: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讲“读书”,古人似乎没有什么教学研究、课程改革,他们的“读书”大多情况下就是“读”书和“习”字,但是大文豪、大著作辈辈皆出。对比当代,可能也还有些相对的大作出来,但是很多都还不是正儿八经学语文出身的。你看,能在诗词大会上背出百十首诗,都感觉他光彩照人,是个十足的“文化人”。其实,谁都知道,古代的文化人和现在的文化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也都知道,古代的先生更多情况下,是教学生“读”书,无论是读四书还是五经,总之重在“读”,那么,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在重在什么呢?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家”、最终的归属地应该在哪儿呢?我想是阅读,无疑了!
仔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的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之后,不难发现,整整十条的“语文素养”,至少有八条都是可以通过广阅读厚积累而获得的:你看,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五一不在引领着语文老师去重视阅读。
作为一名扎根在课堂的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兴趣、还可以扩大词汇量。最重要的是,通过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语感。而良好的语感又是孩子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的有力推助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尤其面对一群一年级孩子,他们处于培养习惯、发展语言、丰富想象、发展思维的萌芽期,非“博览群书”不可得。
怎样在课堂上推进阅读,我想有两方面必须要做:一是领读。二是引读。
我所谓的领读是指带领孩子多多诵读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古诗词》《论语》《小古文》……孩子们可以不解其意,但是必须熟读成诵。因此,从一年级接手一个班开始,我便和家长孩子们阅读,每周的经典背诵是常态作业:一年级,每周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两篇以及《弟子规》八句左右;二年级,每周背诵《小古文》一篇,并熟读一个单元的《日有所诵》;三年级……关于背诵经典诗文的目的,除去课标要求、应对中高考不说,但说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和保留一份心灵的自留地,都是极好的功和利。曾经也跟朋友分享过,我一直在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读《声律启蒙》,每天都是在上学的路上,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讀,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当孩子长大后,看到及其普通的农村景象时,能还原“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的宁静。当然,当他看到天上有一群飞鸟的时候,能还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而不只是一句情急之下的“我去,一群鸟”,以同理面对自己的学生,愿孩子们在日积月累的诵读中感受并传承中华传统,同时也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未来的美好人生。
关于“引读”,我是指通过课本范文、经典文本及其他形式文本的学习,引导孩子读更多相同的、相似的、相反的或相关的作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通常会运用以下手段:
名著引读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著作都不多,并且都是节选改编的,学生或许不喜欢、不愿读,或者浅尝辄止,但是不觉得有多好。现在统编版教材里面里面有几篇经典:《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尽管这些经典作品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较远,有些学生可能不会主动去阅读,因此,语文老师就得想办法,让学生感觉经典的好,从而愿意与经典亲近,读原汁原味的经典名篇。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便可以出示原文进行对比阅读,进而引导孩子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诗歌引读教学:诗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童真与童诗有着天然的机缘,浑朴未凿的儿童诗天生的诗人,最易与诗亲近。看似简单的诗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诗的理解能力,并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对于经典诗歌,我们完全有必要引领孩子多读。比如一年级下册学完杨万里的《小池》,就可以引导孩子读更多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闲居初夏午睡起》。学完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就可以引导孩子读读同主题的《我的中国梦》。一本引读多本,让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从而激发孩子思维的发展,为以后语言的表达做足准备。
绘本引读教学:现在,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尤其是低段学生阅读的时尚。绘本不仅是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全面帮助孩子构建精神,培养多元智能,能最大可能地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从精炼的语句中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比如,可以给孩子读一读《爷爷一定有办法》,老师有意将“老鼠一家”的内容隐去,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这样问:神奇的蓝色布料去哪儿了?老鼠一家又会将蓝色布料做成什么呢?学生便可以创作出自己的故事,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就在引读中得到了提升。
当然,语文阅读的资源是非常广泛的,读经典是必选项目,是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圣经”,其实除此之外,语文阅读的资源还有备选项目,或者说是补充项目,你看,生活中语言文字随处可以,完全可以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比如引读名人名言、引读网络热点、引读时文摘要等。
总之,以课堂为阵地,以范文为窗口,以众多经典为猎物,博览群“书”,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归属地,这是一名普通语文老师应该试图摸索的“家”。高尔基曾经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有幸在语文课堂上引领着孩子去实践这一过程,做孩子们探索未来的领路人,何乐而不为呢?阅读,语文课堂教学的“家”,循着家的方向潜行,那儿定将花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