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2020-10-21钟雨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钢铁研究

钟雨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钢铁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其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钢铁的热处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艺,可有效提升钢铁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在工业生产中,除了合理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外,还要采取科学的热处理工艺,以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钢铁的热处理工艺,进而探讨了我国钢铁热处理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钢铁;热处理工艺;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就对钢铁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铁热处理工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加工处理能够获得许多高性能的材料,这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钢铁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升级,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物理特性,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从而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

1钢铁的热处理工艺

钢铁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耐磨性,从而满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不同性能材料的需求。一般来说,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

1.1退火与正火

这两种方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是用于材料加工前的预处理,目的在于消除之前加工过程中所引发的某些缺陷,提升材料的总体质量,此外,也可用于那些对性能要求较为有限的零部件的最终热处理。

(1)退火,指的是将材料缓慢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再缓慢冷却。该方法可以降低材料的硬度,方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稳定尺寸,尽可能避免材料的变形、裂变;对组织进行调整,减少内在缺陷。在实际生产中,退火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

根据生产中对工件要求的不同,常用的退火方法有以下几种:完全退火,可实现细化晶粒、均匀组织的目的,能够有效地减轻内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方便之后的切削加工;球化退火,其主要的作用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机械韧性;去应力退火,主要在于去除由于加工、铸造、热处理等操作造成的残余应力。

(2)正火,指的是将钢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出炉空冷,它是—种可以大大改善钢铁韧性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冷却速率快于退火,可在稍快的冷却中使得结晶晶粒细化,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强度,还能显著提升材料的韧性,避免在后续加工中发生开裂。对于某些钢铁材料来说,通过正火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可得到明显优化,而且切削性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比于退火,正火的冷却速度更快一些,其生产效率更高,可压缩生产周期。因此,在使用这两种方法都能获得理想的零件性能时,更多的是选择使用正火。目前,很多中、低碳钢的加工一般都会选择正火热处理。一般的合金钢,则会选择采用退火,因为正火的冷却较快,导致最终的硬度较高,不方便进行切削加工。

1.2淬火与回火

(1)淬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接着再以高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利用这一方法,可显著提升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也可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淬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生产过程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发展出了多种猝火工艺。

目前,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矿物油、熔盐等。在进行淬火加工时,需将材料加热到某一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相应介质中,迅速予以冷却。

(2)回火,是将材料淬硬后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接着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其一般是紧跟着淬火进行,主要作用是:去除之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留应力,避免材料发生变形;对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生产要求;稳定组织,提升精度;改善、优化加工性能。可以说,回火是钢铁材料加工中的一道关键程序,通过其与淬火的配合,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钢材。

一般来说,回火可分为以下几种:低温回火,淬火形成的马氏体保持不变,但材料的脆性下降,应力随之降低,主要是用于滚动轴承、渗碳零件等要求高硬度的材料加工;中温回火,可以获得较高的弹性极限以及韧性,主要是用于弹簧、热作磨具回火;高温回火,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强度、硬度、韧性等,且在最终性能上更加的均衡,主要是用于轴、齿轮等的加工处理。

2我国钢铁热处理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钢铁热处理工艺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为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产水平上还比较有限,生产效率还不够高。此外,由于热处理工艺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产中的耗能,同时还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目前,针对国内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对钢铁热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升生产效能,降低能耗,还要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节能的最终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钢铁热处理工艺的发展现状,我国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具体来说有:一是,选用新型、高效的淬火介质,提升淬火过程中的生产效率,优化材料性能;二是,实现更加高效的清洁生产,并将其作为主要目的,在进行钢铁加工处理时,一定要选用清洁的原料、设备、能源等,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尽可能实现节材、节能的目的,以使我们的环境不受污染,比如,在退火过程中,可使用保溫工艺、喷雾冷却等方法,以使铅的消耗量得到有效降低;三是,少无氧化技术,也就是说,对密封多用热处理炉、真空炉等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对钢铁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钢铁的热处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钢铁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实现了明显的提升。可以说,其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钢铁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要结合各种新型钢铁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探索,推动钢铁热处理工艺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青青. H13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J]. 铸造技术,2015(1):105-107.

[2] 荆长安. 无缝钢管热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J]. 钢管,2016,45(1):35-40.

[3] 郑立允,甄凌雪. 新型低合金高强度Cr-Mo钢热处理工艺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6-89.

猜你喜欢

钢铁研究
公司研究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周行业指数涨跌幅前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