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问题的实践研究

2020-10-21黎润林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概念课情境小学数学

黎润林

摘要:概念是一个学科的基础和核心,是论证、推导、应用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学不好数学概念,就很难对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论证和应用,就很难有效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和及时发现题目中的破绽和自己解答结果的漏洞。本文从数学概念本身入手,分析并探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问题的具体实践方法,希望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思路与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课;情境;

一、数学概念课概述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主要对象是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和核心,是小学生推导、论证、应用数学知识的必备要素,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必须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概念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十分抽象、枯燥、难懂,小学生若仅靠背诵和记忆能够记住数学概念,却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概念,这也是数学概念课被专门提出来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若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仅仅能够复述,就无法真正学懂、学好数学,概念是数学领域先辈总结出来给后辈用的工具,不能放在脑子里存起来,而是要用起来。在数学概念课中创设有效情境问题是提升教学过程重要性的手段之一,帮助小学生完整体验形象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促使小学生灵活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二、创设有效情境问题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的实施

情境是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萌发创造性想法、思考、探究、交流、总结的学习场景,这种场景可以由具体的图像、视频来营造,也可以由对话、语言交流、动手操作来营造。而问题是创设有效情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带动学生进入学习场景的重要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力量,小学数学教师在概念课上要注意对问题的有效使用,为学生创设更加有效的情境。

(1)创设情境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既然要创设一个情境,那么,被用于创设情境的问题必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抛出的两三个问题要划出一个情境的范围,框定一个思考、探讨、交流的范围,指向本次学习的数学概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要避免天马行空的思维发散。现以人教版《分数概念》为例,小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会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本节课需要小学生将分数的表面特征抽象为分数概念。教师需要先创设情境导入单位“1”的意义,随机抽选小学生让他们每人说出一个具体的单位“1”,可以是1个西瓜、1根绳子,也可以是1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从实际生活的具体事例抽象成为数学上的概念,激发小学生对分数问题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分数,引导小学生用摆小棒、用画图形、折叠、涂色等方式来表示,通过小组内讨论。归纳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具有明显指向性的创设情境和问题提出,能够有效引导小学生参与概念的学习之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情境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作為一线教师我们要正视一点,学生个性的差异,知识基础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思维转变能力有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分层次对待。在概念课情境创设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设计分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组,给已掌握知识的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给尚未掌握知识的学生逐步提高的机会。

(3)创设情境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思考的探究性本质就是指思考的空间,也就是教育领域中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不能指向过于明显,要给小学生一定的发散思维的空间,否则小学生无法学会独立思考。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为例,这一课中小学生要明确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旋转的要素有哪些,并且要能够绘画出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判断钟摆的摆动、教室门的开关、国旗的升降、钟面指针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上述图形运动来总结旋转的要素,并根据总结出的要素来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旋转案例。从过往教学经验中可知,小学生对于能够360°旋转的图形实例判断准确率更高,对于不能360°旋转的实例则准确率下降,需要教师从这方面多多进行引导教学。待小学生基本归纳出旋转的三要素后,教师可以借助指针钟表来引导小学生熟悉图形的旋转,三点整的钟面上,时针顺时针旋转30°代表几点?分针逆时针旋转30°代表几点?借此来加深小学生对于图形旋转概念、要素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农村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要更加灵活,必须从简单的讲述中走出来,多多应用情境教学,充分发挥问题的指向、探究作用,引导小学生思考,引导小学生参与进概念的归纳、总结过程中,使小学生更加完整、灵活的认识数学概念,为数学概念的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君丽,邢艳春. 农村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情境—归纳教学模式[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8):101-102.

【课题项目】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农村小学数学高年段课前3分钟口算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708)】以及广州市从化区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教师小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中创设有效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9C13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概念课情境小学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浅析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