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动手实践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的催化剂

2020-10-21蔡舒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催化剂美术

蔡舒

摘要: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之外,还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学生的教学个性特点进行美术创作,使得美术课堂成为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地点,让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认识美术,也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享受实践。

关键词:动手实践;小学;美术;催化剂

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因此,积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迫在眉睫。

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兴趣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过 程中,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对于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动手操作产生兴趣,以此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美术学科的魅力和乐趣。想要实现这一步,那么教师就必须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内容,这是最基本的基础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剪纸的方式,融入学生个性化的元素,让学生发现剪纸艺术的多样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让学生用动手操作的形式,将脑海中勾勒出的图形创造出来,从而奠定他们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美术因素,教师也要以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播放剪窗花的歌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再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非常放松地进行创作,同时他们对于剪纸活动的积极性被完全的调动出来了,更加促进了他们动手实践的欲望,从而能够创造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二、激励学生动手进行创作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也为学生后续美术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采取多样化的鉴赏方式来分析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价值,以此来带动学生动手操作的愿望,让学生在将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的技巧应用于自己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来。因此教师也可以采取借助欣赏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为了确保学生创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科学地选择适当的赏析方法,确保这种方法能够与美术作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时,這样的方法也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让学生快速的创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首先在课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尽可能的为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强烈指导意义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技巧和方法,以此来突破学生的美术鉴赏认知。其次,在赏析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的鼓励学生表达出不一样的观点和建议,这样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动手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与其他同学交换意见,并且尽可能的将自己学到的技巧和知识应用于创作过程中来,在实践的过程中见证自己意见的价值和魅力,将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内化,丰富自己的作品。

三、构建学生动手实践平台

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美术学科自身就有着显著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让学生融入这样的实践机会,能够更好地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将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充分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徜徉在动手操作的机会中来。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关系,这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造基本条件,消除学生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

第二,教师要根据本节课设置好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符合学生认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还是在剪纸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开展为单位的竞技活动。教师可以按照每一位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配,确保每一个小组中的整体水平是相似的,还可以按照剪纸的主题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朝着这种竞赛的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潜能进一步的增强,增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自然景观和绘画进行结合,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爱上美术,才能积极动手进行创作。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色系的作品,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并且还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在强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也能够很好的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朱秀菲.浅析小学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4):142.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催化剂美术
美术篇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掌握情欲催化剂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