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0-10-21周志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环境小学生

周志福

摘 要: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注重环境,营造氛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重视教育,兼顾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环境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反义,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当今的教育不光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与形成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好奇心较为,往往对一些自认为新鲜的事物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这点来看,学生的可塑造型性很大,只要稍加引导,便可破茧成碟。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小学生活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其一,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传统、单一,致使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其二,由于面临升学压力,教师往往会侧重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不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其三,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由此可见,如何让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显然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注重环境,营造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据相关调查得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里面度过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充分和谐、愉悦的教育环境氛围中认真学习做人的基本原则与习惯。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从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在学校许可的条件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的电视节目或者是带领学生实际进行一些有关行为习惯的专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来有效认识到具备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注重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观看氛围,如,利用学生的多媒体教室,并将教室的环境進行有效布置,进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学生年龄较小,其心理较为天真、纯洁,通常会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简单来说,也就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很有可能被学生所“模仿”。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生活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表率作用,除了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行为常识外,也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道德品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动作与行为习惯,进而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另外,教师也要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有关名人名事的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向学生介绍一些身边和社会上的榜样人物,以他们的优秀典型事迹作为素材,告知小学生成功的取得离不开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必要时,也要细心引导学生对名人的行为动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模仿,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我发展与个人习惯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重要性,且有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重视教育,兼顾家庭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园地和场所,有其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小学生教育主要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对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来重视教育学生方式的多元化,而家校合作以其双管齐下的优势广受青睐。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注重家校合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着重兼顾家庭教育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的作用,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以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也要积极地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及时给予表扬,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也要善于通过新媒体的诸多渠道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兼顾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综合表现,以期达到对学生全方位教育的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与行为习惯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教师都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行为习惯,并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真正做到训练严格、耐心诱导、及时指点、反复强化、持之以恒,这一来,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得到形成和巩固。

参考文献

[1] 刘晓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探究[J].内江科技,2019,40(08):91+26.

[2] 王爱芳.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甘肃教育,2019(13):58.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环境小学生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环境清洁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漫观环境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