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020-10-21颜思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颜思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我们华东中学从2012年开始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将从观摩本校同事及自己在课堂实践的课改模式中,浅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一些认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价值取向。

一、“師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观念或教学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其也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将教师角色定位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促进者,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悟和问题所在放到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自己发言要有所节制,应由学术权威走向知识平等,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通过对“教”与“学”加以协调和控制来实现,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教学结果的体现者,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体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地位,旨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起来,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师生互动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师生互动”教学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具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等特点。教师对课文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生对课文的感受感染着教师。师生心意相通,互帮互学,投入了热情,投入了个性,投入了情感,投入了整个生命。教师、学生思想感情在互动中彼此交融。学生们活动在自由的时空里,飞扬着自主学习的激情,享受着自我表现的喜悦。在对话、讨论、操作、质疑、表演、诵读、辩答等师生共同的活动中,人人各抒己见,既可认同,也可争辩,共同体验着学习的快乐,感受着生命成长的意义,享受着自我实现的满足,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思考、见解、情趣,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二)“师生互动”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师生互动”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主动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转变观念;其次要在教学实践上狠下功夫,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互动”的特色。故,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密考虑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要分析和估计学生在“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便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及时调控教学内容。这对于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三)“师生互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运动。教师应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成立一些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程。

四、优化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

(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互动兴趣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乐于参与

创新思维的兴趣从何而来?应该从问题情景中来。因为从本质上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主要是引发学习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始至终和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发展创造能力。

(三)从尊重学生人格开始,使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借助于语言,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的。对话意味着师生之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意味着师生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学生感到教师能够倾听自己的见解,尊重自己的观点,才会从心底接受教师的观点。

(四)给学生探究的时空,使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

只有激发起内心的情感,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气,令人鼓舞。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课堂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的活动。由此,今天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改革就要关注师生互动的数量和质量,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与渗透,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活力,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